李源梗着脖子:“查查查!等你们查清楚,黄花菜都凉了!”
“倭寇还能给我们时间慢慢查?”
“二弟,你就是太过谨慎,失了锐气!”
李泽放下茶杯,看向叶云:“叶太傅,您以为如何?”
李源也把目光投向叶云,带着不容置疑的催促。
叶云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沉吟片刻。
“大殿下求战心切,欲雷霆一击,挫敌锋芒,此乃勇将本色。”
“二殿下考虑周全,欲先明虚实,稳扎稳打,亦是老成之见。”
“只是……”叶云话锋一转,“方才孙、钱二位大人的表现,确实令人疑虑。”
“倭寇之患,若真如他们所言那般难以应对,为何奏报朝廷时却屡有‘奋勇抵抗’、‘贼寇重创’之语?”
“若情况真的紧急,为何连基本的军情都如此混乱?”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在敌情未明,甚至连我方真实情况,都可能有水分的情况下,立刻发动大规模清剿,风险太大。”
他看向李源:“殿下,磨刀不误砍柴工。”
“暂缓数日,待我们将情况彻底摸清,制定出万全之策,再行出击,岂不更有把握?”
叶云的语气平和,却带着不容反驳的道理。
李源胸口起伏,显然仍有不甘,但叶云的话点中要害,他也无法强辩,最终只是重重哼了一声,不再说话。
李泽微微点头:“太傅所言极是,当务之急,是弄清真相。”
武敏看着叶云,眼神里多了几分认同,这太监脑子确实比那两个皇子清楚。
见暂时压下了争执,叶云便提议先行安顿,待拿到详细文书后再做商议。
两位皇子各自怀着心思,带着幕僚先行离开。
待厅内只剩下自己人和武敏时,叶云脸上的温和瞬间褪去,眼神变得锐利。
他对站在身后的潘贵低声吩咐:“去,立刻联络江宁府这边的锦衣卫千户所。”
“让他们放下手头所有事情,给我彻查!”
“倭寇近半年的所有动向、规模、战损实情,必须查清!”
“还有,孙承宗、钱谦,以及沿海各卫所的主要将领,他们的底细,和谁有往来,特别是……”
“有没有和海寇勾结的可能,都给我查个底朝天!”
“记住,要快,要隐秘,切莫走露消息!”
潘贵神色一凛,躬身应道:“是,王爷!属下明白!”
武敏挑了挑眉,看着叶云:“哟,这就用上锦衣卫了?看来你也不信那两个老油条。”
叶云端起已经微凉的茶水,喝了一口。
“信他们?母猪都能上树。”
“这江南的水,比咱们想的还要深不可测!”
江宁府衙后院,临时辟出的行辕内,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雨将至前的天空。
两日过去,孙承宗和钱谦那边送来的文书堆积如山,厚厚几摞摆在案头,散发着陈旧纸张和墨锭的气味。
然而,叶云连翻看的兴趣都欠奉。
他知道,那里面九成九都是废话,是精心粉饰过的太平。
大皇子李源已经有些按捺不住,每日都在院中踱步,时不时看向叶云的书房,眼神里的焦躁几乎要溢出来。
他几次想冲进去催促,都被随行幕僚劝住。
二皇子李泽则显得有耐心得多,每日不是在自己的院子里看书,就是召见一些江宁本地的士绅文人,看似闲聊,实则在不动声色地收集信息。
但他偶尔投向叶云书房的目光,也带着探寻。
武敏更是无聊到了极点,她带来的骁骑军被安排在城外驻扎,每日操练。
但对她这位习惯了北境大漠厮杀的武将军来说,江南的湿润空气和眼前这潭死水般的官场,都让她浑身不自在。
她甚至开始怀念起跟突厥人硬碰硬的日子,至少敌人是谁,明明白白。
这日午后,天气闷热,蝉鸣聒噪。
叶云正在书房闭目养神,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
一阵极其轻微的脚步声靠近,随后门被叩响了三下,短促而有力。
“进来。”叶云睁开眼,眼中一片清明。
潘贵推门而入,又迅速将门合拢。
他脸色平静,但眼神深处却藏着一丝难以言喻的沉重,甚至还有点古怪。
“王爷。”潘贵躬身,从怀中取出一份用油布包裹得严严实实的密报,双手奉上。
“锦衣卫那边,有初步结果了。”
叶云接过密报,解开油布,展开那薄薄几页纸。
他看得很快,但随着目光的移动,他脸上的平静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冰冷的漠然,仿佛结了霜。
锦衣卫的效率果然惊人。
短短两日,已经挖出了不少东西。
倭寇之患,远比奏报上写的严重百倍!
近三个月,记录在案的侵扰就有三十次之多!
其中两次甚至攻破了县城外围的村镇,屠戮百姓近千人!
而孙承宗和钱谦上报朝廷的,只有一次“小规模冲突”,且宣称“大胜,贼寇死伤甚重”。
至于那些所谓的“缴获”,大多是以前陈年旧物,甚至有从府库里翻出来的破烂兵甲,重新打磨一番充数。
更令人心惊的是粮草军械。
账面上,江宁及周边卫所粮草充足,器械精良。
但锦衣卫密探回报,多个卫所的粮仓早已空了大半。
里面的粮食要么被偷偷换成了沙土,要么就是陈年发霉的劣谷。
军械库里,许多刀枪锈蚀不堪,弓弦老化,甚至连火炮的炮管都被人动过手脚!
而本该用于修缮海防、补充军备的款项,大部分不知所踪。
与此同时,江南总督孙承宗,半年前刚刚在江宁城外购置了一处占地极广的别业,亭台楼阁,极尽奢华。
江南巡抚钱谦的一个远房侄子,原本是个街头混混,近几年却突然暴富,在江宁城中经营十几家生意最为火爆的当铺和酒楼,无人敢惹。
密报最后还附带了一条信息,让潘贵都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锦衣卫查到,钱谦酷爱美食,尤其钟爱一道名为“百鸟朝凤”的名菜,需用大宁境内天南地北,上百只不同种类的雀鸟。
他几乎每隔三五日就要吃上一回,其花费,想想就令人咋舌。
叶云将密报缓缓合上,指尖因为用力而微微发白。
“好,好一个江南鱼米之乡!”
他声音不高,却带着刺骨寒意。
“好一群国之栋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