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风裹挟着边疆特有的粗粝沙石,狠狠抽打在喻浅精致的脸庞上,像是要将她那份与生俱来的尊贵也一并磨损。
她却浑然不觉,手中那封染着血色的密报,几乎要被她捏碎。
“赵侍郎……好大的胆子!”
冰冷的声音像是从齿缝中挤出来,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宫凛站在她身后,感受到那股压抑的怒火,心中一紧。
他知道,这位年轻的女帝,是真的动怒了。
密报上的内容触目惊心。
赵侍郎,这个平日里看起来唯唯诺诺、实则贪婪成性的老狐狸,竟然敢在她御驾亲征之际,暗中串联朝臣,试图架空她的权力!
“陛下息怒。”宫凛低声道,试图安抚她,“京城有李尚书他们坐镇,不会有事的。”
“不会有事?”喻浅冷笑一声,将密报掷在桌上,“李尚书是忠臣,但他太正直,不懂得变通。赵侍郎那老狐狸,最擅长的就是蛊惑人心,搬弄是非!朕不在京城,那些墙头草,还不都被他给煽动了?”
她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心中的怒火。
她知道,现在最重要的是冷静。
边疆战事吃紧,她不能自乱阵脚。
“周谋士!”喻浅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抗拒的力量。
很快,周谋士快步走了进来,拱手道:“陛下。”
“京城之事,你已经知晓了吧?”喻浅锐利的目光直逼周谋士。
周谋士神色凝重地点头:“略有耳闻。赵侍郎近日在京城动作频繁,四处拜访官员,言语间颇有不敬之意。”
“哼,岂止是不敬!”喻浅冷哼一声,“他这是要造反!”
她走到地图前,目光扫过那片广袤的疆域,最终落在京城的位置上。
“朕现在走不开,边疆的战事,关系到国家的安危。可若是放任赵侍郎在京城胡作非为,恐怕……”喻浅的语气中带着一丝担忧。
“陛下可是担心京中生变?”周谋士问道。
喻浅点了点头:“赵侍郎此人,野心勃勃,又善于钻营。若是让他得逞,后果不堪设想。”
周谋士沉吟片刻,道:“陛下,不如派人回京,暗中调查赵侍郎的罪证,同时稳住朝中局势。”
“朕何尝不想?”喻浅叹了口气,“可现在边疆兵力空虚,能够信任的人不多。而且,赵侍郎必定有所防备,贸然派人回去,恐怕会打草惊蛇。”
帐篷内的气氛顿时变得紧张起来,仿佛一张无形的网,将所有人都笼罩在其中。
与此同时,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正上演着一场无声的闹剧。
“听说了吗?女帝陛下在边疆遇难了!”
“什么?真的假的?这消息可靠吗?”
“当然是真的!我有个亲戚在宫里当差,亲耳听说的。说是女帝陛下中了敌人的埋伏,尸骨无存啊!”
“哎呀,这可怎么办?国家没了主,岂不是要大乱了?”
赵侍郎的谣言,像瘟疫一般在京城迅速蔓延。
大街小巷,茶楼酒肆,到处都是议论纷纷的人群。
原本还算安定的京城,顿时变得人心惶惶。
朝堂之上,也弥漫着一股诡异的气氛。
“诸位大人,如今国不可一日无君,我们必须尽快拥立新君,稳定朝纲啊!”赵侍郎站在大殿中央,慷慨激昂地说道。
“赵大人此言差矣!”李尚书站出来反驳,“女帝陛下御驾亲征,乃是为了保家卫国,岂能轻易断定生死?我们应该相信陛下,等待陛下的消息!”
“李尚书,你这话就说得不对了!”赵侍郎冷笑一声,“兵凶战危,谁能保证女帝陛下一定安然无恙?再说了,就算女帝陛下没事,边疆战事吃紧,她何时才能回京?难道我们要一直等着吗?”
“你……”李尚书气得胡子都翘了起来,指着赵侍郎的鼻子骂道,“赵侍郎,你这是要造反吗?”
“李尚书,你这话可就严重了!”赵侍郎丝毫不惧,反而振振有词地说道,“我只是为了国家着想,为了百姓着想!难道拥立新君,稳定朝纲,不是我们这些臣子的职责吗?”
朝堂之上,顿时乱成一团。
一些不明真相的官员,开始动摇起来。
他们看着赵侍郎,又看着李尚书,不知道该相信谁。
“够了!”一声怒喝,震慑全场。
说话的是韩将军。他身披铠甲,手握佩剑,目光如炬,气势逼人。
“赵侍郎,你休要妖言惑众!女帝陛下英明神武,必定能够战胜敌人,凯旋归来!谁敢质疑陛下,就是与朕为敌!”韩将军厉声喝道。
赵侍郎被韩将军的气势所震慑,一时语塞。
但他很快就恢复了镇定,冷笑道:“韩将军,你忠君爱国,这我佩服。但现在是非常时期,我们不能意气用事。为了国家的未来,为了百姓的安为,我们必须做出正确的选择!”
京城的局势,已经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
远在边疆的喻浅,自然也收到了京城传来的消息。
她站在帐篷外,望着京城的方向,眼神复杂。
她很想立刻回到京城,亲自坐镇,平定叛乱。
但她不能。
她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不能轻易离开边疆。
边疆的风沙,无情地吹打在她的脸上,像是要将她那份坚定不移的信念也一并吹散。
她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她是一位女帝,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
但此刻,她却无法保护自己的国家,无法守护自己的臣民。
“陛下……”宫凛走到她身边,轻声唤道。
喻浅转过身,看着宫凛,眼神中带着一丝疲惫。
“朕没事。”她淡淡地说道,“只是……有些担心。”
她必须做些什么,才能扭转乾坤。
“刘公公。”喻浅突然说道。
一个身影从暗处走了出来,正是喻浅的心腹太监刘公公。
“奴才在。”刘公公恭敬地跪在地上。
“你立刻回京。”喻浅命令道,“暗中调查赵侍郎的罪证,务必找到他叛国的证据。”
“奴才遵旨!”刘公公领命而去。
喻浅望着刘公公离去的背影,她没有直接派兵回京镇压,而是选择了暗中调查。
只有找到赵侍郎叛国的证据,才能一举将他扳倒,彻底平定京城的叛乱。
赵侍郎此刻并不知道,一张无形的大网,正在悄悄地向他收拢。
他以为喻浅远在边疆,无暇顾及京城之事,所以更加肆无忌惮地拉拢官员,散布谣言,试图掌控整个朝廷。
他并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已经尽在喻浅的掌握之中。
“陛下,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宫凛问道。
喻浅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说道:“等!”
“等?”宫凛有些不解。
喻浅点了点头:“等刘公公的消息,等边疆战事的转机。只要我们能够稳住边疆,平定战乱,京城的叛乱,自然不攻自破!”
她相信,只要她能够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战胜一切困难,守护住自己的国家,守护住自己的臣民。
“报!”一个士兵急匆匆地跑了过来,单膝跪地道:“陛下,边境发现不明身份的军队,正在朝着我们靠近!”
喻浅的眉头紧紧地皱了起来。在这个时候,竟然还有人敢来挑衅?
她隐隐感到,这件事情并不简单。
“查清楚,他们是什么人?目的是什么?”喻浅冷声命令道。
“是!”士兵领命而去。
喻浅望着远方,心中涌起一股不安。
她不知道,接下来还会发生什么。
“陛下,小心!”宫凛感受到一股异样的气息,猛地将喻浅护在身后,手中的佩剑,紧紧握住。
喻浅看着宫凛紧张的表情,心中更加不安。
她知道,一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宫凛,你说……他们会是谁呢?”喻浅的声音很轻,像是自言自语。
宫凛的目光依旧警惕地注视着四周,没有回答。
他只是紧紧地握着手中的剑,随时准备应对突发情况。
边疆的夜,寒冷而肃杀。
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和硝烟味,呛得人喉咙发痒。
远处,影影绰绰地出现了一队人马,他们行动迅速,宛如潜伏在暗夜中的幽灵,正朝着喻浅所在的营帐方向悄然逼近。
“陛下,小心!”宫凛的声音低沉而有力,如同战鼓般敲击着喻浅的耳膜。
他身形一动,已然挡在了喻浅的身前,手中的寒铁剑在月光下泛着森冷的寒光,仿佛能斩断一切来犯之敌。
喻浅感受到宫凛身上散发出的坚定与守护,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在这样危机四伏的时刻,有这样一个人始终守护在自己身边,是何等的幸运。
她抬头望向宫凛,他的侧脸刚毅而决绝,两人目光交汇,无需多言,彼此的心意已然相通。
“敌袭!”
不知是谁,率先发出了一声惊呼,打破了这令人窒息的平静。
刹那间,整个营地都沸腾了起来。
士兵们迅速从睡梦中惊醒,手持武器,冲出营帐,迎向那群不速之客。
“杀!”
魏将军身披战甲,手持长枪,一马当先地冲在最前面。
他怒吼一声,长枪横扫,瞬间将冲在最前面的几个敌人扫倒在地。
“兄弟们,给我杀!保卫家园,保卫陛下!”
魏将军的怒吼声,如同惊雷般在战场上炸响,极大地鼓舞了士气。
将士们在他的带领下,奋勇杀敌,毫不退缩。
然而,这群神秘势力的士兵,却远比他们想象的要难对付。
他们个个身手矫健,作战勇猛,而且战术诡异,往往能够出其不意地发动攻击。
更令人感到棘手的是,他们似乎对喻浅的行踪了如指掌,从一开始就直奔喻浅所在的营帐而来。
“保护陛下!”宫凛怒吼一声,手中的寒铁剑舞得密不透风,将所有试图靠近喻浅的敌人尽数斩杀。
他的动作敏捷而精准,仿佛一台杀戮机器,毫不留情。
喻浅站在宫凛的身后,看着他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身影,心中充满了爱意和敬佩。
她知道,宫凛不仅是她的爱人,更是她最值得信赖的战友。
战场上,硝烟弥漫,喊杀声震天。
刀剑碰撞的声音,士兵的惨叫声,战马的嘶鸣声,交织成一首令人心惊胆战的死亡乐章。
鲜血染红了大地,残肢断臂随处可见,空气中弥漫着令人作呕的血腥味。
这是一场残酷的战斗,双方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魏将军带领的将士们虽然英勇,但神秘势力的人数众多,而且实力强悍,一时间,双方陷入了胶着状态。
就在战局陷入僵持之际,周谋士突然发现,这群神秘势力虽然作战勇猛,但他们的阵型却存在一个致命的弱点。
“将军,我发现敌人的阵型存在一个缺口,只要我们集中兵力,猛攻那个缺口,一定能够突破他们的防线!”周谋士急忙跑到魏将军身边,大声说道。
魏将军闻言,眼前一亮。
他仔细观察了一下敌人的阵型,果然发现周谋士所言不虚。
“好,就按你说的办!”魏将军当机立断,立刻调集兵力,朝着敌人的阵型缺口发动猛攻。
在魏将军和周谋士的指挥下,将士们士气大振,奋勇杀敌。
很快,他们就突破了神秘势力的防线,将他们打得节节败退。
神秘势力见势不妙,开始溃逃。
魏将军岂能让他们轻易逃脱?
他带领将士们紧追不舍,一路追杀,将他们杀得人仰马翻,尸横遍野。
最终,神秘势力全军覆没,无一生还。
“陛下,我们胜利了!”魏将军浑身浴血,跑到喻浅面前,单膝跪地,激动地说道。
喻浅看着眼前这些英勇的将士们,心中充满了骄傲和感动。
她走上前,亲自将魏将军扶起,说道:“魏将军,你和将士们辛苦了!朕要重重嘉奖你们!”
“谢陛下!”魏将军和将士们齐声高呼,声音响彻云霄,士气大振。
就在这时,刘公公突然快步走了过来,神色激动地说道:“陛下,奴才有好消息禀报!”
喻浅闻言,心中一动,问道:“什么好消息?”
“奴才已经按照陛下的吩咐,暗中调查了赵侍郎的罪证,终于找到了他叛国的确凿证据!”刘公公将一份奏折呈给喻浅,激动地说道。
喻浅接过奏折,仔细地阅读了一遍,脸上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好,很好!朕就知道,赵侍郎迟早会露出马脚!”喻浅冷笑一声,将奏折握在手中,仿佛握住了赵侍郎的命运。
她转过身,望向远方,
“传令下去,即刻班师回朝!”喻浅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威严。
“遵旨!”将士们齐声应道,声音震耳欲聋。
然而,就在喻浅准备班师回朝之际,边境的侦察兵又传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消息。
“报!陛下,我国北部边境,出现了一支不明势力的军队,正在集结,似乎有入侵的意图!”
喻浅眉头紧锁,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她隐隐感到,这件事情背后,似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
“这支军队的番号是?”她沉声问道。
侦察兵神色凝重地回答:“他们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自称是……遗民。”
喻浅的手猛地握紧,指节发白,心中的震惊难以言表。
遗民?
他们不是早就应该销声匿迹了吗?
为什么会突然出现,而且还来势汹汹?
他们的目的究竟是什么?
一旁的宫凛也察觉到喻浅的异样,关切地问道:“陛下,怎么了?”
喻浅缓缓抬起头,目光深邃而坚定,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宫凛,看来,这天下……又要不太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