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广才是李唐最大的后勤一把手,提前帮李渊准备了一堆的物资。”
“隋唐战争围绕杨坚和杨广造好的粮仓来运行,起义军疯狂占领各地的粮仓来保证粮食充足。”
“其他乱世需要筹备军粮,隋唐乱世抢粮仓。”
“杨坚和杨广舍不得粮仓里面的粮食赈济灾民,为各地的粮仓积累了大量的粮食。”
“这些粮食基本上用在了争霸天下的路上了,这也是杨广遗留财产之一。”
“让他们节约筹集粮食的时间。”
“李渊刚出新手村就得到了杨广赠予的新手大礼,这份礼物也让李渊的入关之路走的十分的顺畅。”
“粮食,钱,名望都有了,李渊也要出发去长安了。”
太富有了,李渊的造反之路真的太有钱了,刘邦回想自己的造反之路,一穷二白要啥没啥,一切都要靠自己去争取。
人比人气死了啊!朱元璋陷入沉默,这种起点让人羡慕。
叶枫:“此时,瓦岗寨的领导人李密率领各路英雄豪杰攻打洛阳,成功为李渊吸引了隋朝绝大多数的火力。”
“李密声势浩大,想要当天下共主攻打洛阳,这也被杨广认为是密语当中李氏为天子的应验之人。”
“于是,杨广发动手上仅存的所有力量不惜一切代价消灭李密,这也让杨广失去了保护自己的力量。”
“最后被宇文化及捡了便宜。”
“历史上刘邦西进咸阳,项羽大战秦朝主力为刘邦减轻负担。”
“李渊起点要比刘邦高很多,但一路上在模仿刘邦所作所为。”
“刘邦,古代造反的模板,皇帝的老师。”
“李渊经常用刘邦的例子来教育李建成和李世民。”
“启基创业,为有无功而得帝王者也,这句话是李渊亲口对着儿子的大道理。”
“刚刚起步李渊心里明白创业基业一定要靠自己,一定要学习刘邦奋斗在第一线的精神。”
“只不过,李渊到了长安之后很快就忘记了这句话,但李世民牢牢的记了一辈子。”
“李世民会用事实来告诉李渊,天下是打下来的。”
“李世民会用李渊教育他的话,亲自打脸李渊。”
闻言,观众也讨论道:“还以为李渊不明白打天下的重要性,还是懒了,还是沉迷在享受之中了。”
“在朝廷之中玩政治手段,哪有实打实的军队好使。”
“李渊起兵的时候都52岁了,年龄比刘邦还要大上四岁,五十多岁的老人家,前半生又那么成功。”
“就不能享受享受吗?”
“哎,我还是第一次知道李渊起兵是52岁,怎么说有点理解李渊了。”
“奋斗在第一线不怕把自己累死,死了什么都没有了,还不如留守后方玩自己熟悉的手段。”
叶枫眼睛一亮,道:“对啊,五十多岁在古代不常见,说不一定行军路上感染一次伤寒就挂掉了。”
“只能说有害有利吧!”
“李渊南下入关,到西河时候李渊下令但凡70岁以上的老人授予散官官职表示优待。”
“并且开仓放粮赈济灾民彰显出自己的仁德。”
“同时为了拉拢当地的豪强,李渊疯狂的封官画大饼。”
“只要你来投靠我,未来我当上皇帝,我就让你当什么官。”
“来,我们画押为证,李渊发挥出来了十几年当官的本事,疯狂的在纸条签下自己的大名。”
“一天之内封了一千多号官员,这种画大饼形式瞬间吸引了许多人的投靠。”
“明眼人都知道大隋要完蛋了,现在这条烂船就和当年的秦朝一模一样,现在还不跑,以后就没得跑。”
“而李渊长者风范,在隋朝也颇有名望,现在不投,还等什么时候。”
“李渊头上顶着闪闪发亮的四个大字升官发财一路受到地方的优待。”
“而李渊也是身先士卒,对于士兵也是赏罚分明,无论你什么身份如今一切按照军功来行赏。”
“如果你想要回家,没有问题给路费,表现优秀者直接封五品散官让你衣锦还乡。”
“对待敌人,李渊也是礼仪相待,比如宋老生,李渊在两军交战之中杀了他,但厚葬他。”
“李建成和李世民行军也治军严苛,一路上对百姓秋毫不犯,到了一个地方开仓赈济灾民。”
“李渊,仁义之师。”
“而李渊封官赏赐太多了,有人就提醒李渊不要随意的封赏,要不然以后就不好办了。”
“李渊反驳,道:隋朝吝惜封赏,失去了人心,我为什么要学隋朝。”
“而且用官职拉拢民众,一点都不比用兵的效果差。”
“我感觉李渊应该是这样想反正用隋朝的政治遗产和财富赏赐其他人。”
“我当上皇帝一切好说,当不上就是一张废纸。”
“李渊统战路上一切的势力,用积极简单的手段,官和财来让他们归顺自己,成为李唐的一份子。”
“李渊背后指挥,李建成和李世民帮助自己老爹攻城,树立自己的形象。”
“父子三人在前线努力奋斗。”
“李家闺女平阳公主也不甘落后,发挥敌后的游击力量提前帮李渊打好基础。”
“平阳公主派自己家奴马三宝说服了西域商人和数万盗匪队伍投奔李神通。”
“同时平阳公主又一次说服了关中的盗贼,让其归顺于自己兵力达到数万,连续攻破三个县城。”
“而这里可能会只攻破了三个县城而小看平阳公主,其实不然人家是在敌后大本营占领了县城。”
“敌后宣传,敌后建立根据地。”
“一路上申明法令,严禁士兵抢劫百姓的东西,吸引了大量关中百姓投靠。”
“狠狠的帮李渊宣传名望和宣传实力。”
“儿子和女儿都这么给力,这就是天选之子。”
“李渊一路躺赢到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