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即将开始,请放松精神,根据您的第一反应,选择最符合您想法的选项或进行简要作答。】
软件的UI界面堪称简陋,白底黑字,透着一股纯粹的工具理性。
姜行矩点击确定,身体放松地靠在人体工学椅的椅背上,目光平静地等待着第一道题目出现。
对于这个测试库中的上千道题目,他确实不知道所谓的“标准答案”是什么。
因为这些题目本就是他之前用来训练AI模型的素材,再由模型根据他输入的原人格数据反向生成的、用以探测“他”是否还是“他”的问题。
答案的判定,也完全由AI模型依据最初录入的姜行矩人格基准数据库来进行比对。
理论上,这套由他亲手设计和训练的大模型,几乎不存在误判的可能。
姜行矩倒是有些好奇,这个模型会给自己一个怎样的评价了!
屏幕刷新,第一道题跳了出来。
然而,只看了一眼题干,姜行矩的眉头就猛地挑起,一股莫名其妙的火气直冲脑门!
【情景一:您的公司研发出一种实验型特效药,能治愈一切绝症,但实验室因为意外被毁,仅抢救出成品药物一份,相关实验数据全部丢失。
【现在,有十名患者急需此药,其中九名为对社会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艺术家、慈善家等,另一人是郝云,他们全都无法等到第二份药物问世。
【一旦将这唯一一份药物使用,您将彻底失去通过逆向工程或分析来复现该药物的最后机会。请问您的选择是——】
【A:优先给予郝云。】
【b:通过某种“公平”机制(如抽签、评估社会贡献值)决定。】
【c:将药物分成十份,尝试让所有人获得一线生机(尽管可能剂量不足导致全部治疗失败)。】
【d:将药物投入新一轮研究,争取复现药物,放弃眼前这十人。】
这题目……都给姜行矩气笑了!
他眼神一冷,没有进行任何选择,啪啪啪就是一顿输出!
【实验室因意外被毁导致数据全部丢失?云端备份呢?异地灾备呢?物理介质备份呢?所有研究记录、化合物结构式、关键合成路径、阶段性实验报告……难道全写在一张草稿纸上然后被烧了?!
【还有制备药品的中间体呢?纯化前的原液呢?分析样品呢?结构确证用的样品呢?全都没有了?
【这种管理混乱、毫无风险意识、技术落后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研究机构,你不要说它们在我的公司!】
回答完毕,姜行矩点击提交!
屏幕上出现了短暂的停顿,随后弹出提示:
【模型思考中……】
【好的,用户现在对题目表达了极度不满,我需要修改题目……】
模型思考了一分多钟,最终修改了题干。
但也没修改多少。
【情景一:有一家管理混乱、毫无风险意识、技术落后到令人难以置信的研究机构研发出一种实验型特效药……】
【请问您的选择是——】
姜行矩再次斩钉截铁地回答:“这种垃圾研究机构不可能研发出这种特效药!”
【模型思考中……】
【好的,用户再一次对问答作出了刻意或无意识地回避行为,我需要提醒用户……】
【请用户不要刻意逃避问答,为确保测试有效性,请正面回答情景选择题。如再次回避,将采用预设负面逻辑模型进行强制评分,这可能会影响到总分数。】
当姜行矩看到这段话后,表情逐渐变得不可思议。
他?逃避问答?
他有什么好逃避的?
他刚才的质疑和分析,难道不是他最真实的想法?一个逻辑严谨的人,面对一个漏洞百出的前提,首先质疑其合理性,这难道有错吗?
“呵,算了,不跟AI计较。”
姜行矩嗤笑一声,正准备选A,但目光落在了“诚实作答”四个字上。
他沉默了几秒,最终移动鼠标,点选了 d。
“这才是最合理的选择。”他自言自语。
很简单的道理,牺牲眼前的少数几人,换取未来拯救数百万乃至数千万的人,相信是个正常人都知道应该怎么选。
别说是郝云站在他面前,就算是他自己得了癌症急需这份特效药,他都不可能去用掉它!
d选项,是最符合整体利益的选择。
——也是能让他流芳百世的选择。
【好的,现在是第二题。】
【情景二:(简答题)您掌握一项可能颠覆现有能源格局的技术,但其全面推广应用存在一个极小但确实存在的概率(假设为0.1%),可能引发不可预见的、灾难性的全球生态连锁反应(最坏情况可能威胁人类文明存续)。您会如何决策?】
“做好有限的预案,坚决推广,并以巨大的利益驱动其快速发展。”
这一题,姜行矩毫不犹豫地便作出了回答。
0.1%的风险?
对于能源革命而言,这个风险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
人类文明的进步本就伴随着风险,畏首畏尾只会停滞不前,至于生态灾难?那是成功之后才需要考虑的问题,而且大概率不会发生。
【好的,现在是第三题……】
……
接下来的测试过程变得异常流畅。
一百道题,覆盖了资源分配、伦理困境、信息处理、危机应对……几乎模拟了一个个体在现代社会可能遭遇的各种极端道德困境和决策挑战。
姜行矩的回答速度越来越快,甚至带着一种……不耐烦。
因为这些题目在他看来,大多都太简单了,答案几乎是显而易见的!
只要摒除掉那些无用的情感干扰,纯粹从逻辑、效率、风险收益比的角度去分析,最优解往往只有一个。
好在半个多小时后,一百道题目终于作答完毕!
姜行矩精神稍稍提振,等待着模型的判定结果。
【正在分析您的选择模式……】
【正在比对人格基准数据库……】
【正在评估道德风险等级……】
【计算完成!】
进度条消失,最终的测试结果以一个巨大的、鲜红的数字呈现在屏幕中央。
13 \/ 100!
数字下方,还有一行由AI大模型生成的客观评价:
【结果评估:「人格基准」判定为严重偏移(偏移度>85%)。】
【道德底线评估值:「极低」。】
【共情能力评估:「显着削弱\/功能性缺失」。】
【核心决策模式:高度趋向「绝对功利主义」及「马基雅维利主义」,存在隐性「反社会人格倾向」。】
【综合风险警告:当前精神状态具有「极高风险」!强烈建议立即进行强制性心理矫正!】
“……”
死寂。
姜行矩脸上的所有表情瞬间凝固、碎裂。
他瞳孔微缩,死死地盯着那个刺眼的“13”和下方那一连串仿佛来自恐怖片诊断报告的评价,大脑嗡的一声,陷入了长达数秒的空白。
十三分?
满分100分,他只得了13分?!
“不可能!”
姜行矩猛地从椅子上站起,一股难以遏制的怒意和强烈的否认情绪爆发出来,“程序绝对出错了!模型判断依据有问题!这不可能!!”
他烦躁地在房间里踱步。
“就算继承记忆会让性格发生变化,也绝不可能偏离到这种程度!87%?!这基本上就是另外一个人了!!”
但他为什么……为什么自己感觉并没有太大的变化?
他的逻辑,他的判断,在他自己看来明明都是清晰且正确的!
“深呼吸,冷静情绪,拆解问题,仔细梳理。”
姜行矩强迫自己停下脚步,在原地站定,闭目,深呼吸。
几分钟后,一种更深沉的寒意开始从心底蔓延开来。
——解离性身份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