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这三天,赵绍培的日子过得特别规律。每天下午三点,赵绍培都会准时步入大吉祥旅舍。转身上楼,楼梯口老陈的手下看到他,立刻恭敬地打招呼,赵绍培微微点头,便熟稔地走向千鹤的房间。
他推开门,千鹤原本平静的面容瞬间笼上一层恐惧。赵绍培不由分说地走近,伸手用力将千鹤拽入怀中。
千鹤下意识挣扎,却被他紧紧箍住,动弹不得。他凑近千鹤的耳畔,低语着一些暧昧又强势的话语,滚烫的气息喷洒在千鹤的脖颈,令她忍不住颤抖。
在接下来的两个小时里,房间中弥漫着令人压抑的气息。赵绍培的热情如同汹涌的潮水,将千鹤彻底淹没。千鹤眼中满是惊惶与抗拒,却无力挣脱这如影随形的纠缠。她只能紧闭双眼,泪水从眼角滑落,身体在他的怀抱中微微瑟缩。
五点的时候鼓楼钟声骤然响起,赵绍培终于停下动作。千鹤像被抽去了所有力气,瘫坐在床边,头发凌乱,眼神空洞而绝望,身体还在因刚才的遭遇微微颤抖。
这三天可把千鹤累惨了,天天干活干得都快散架了,腿软得跟面条似的,动都不想动,更别提逃跑这事儿了,连想都不敢想,感觉自己的这几十斤都快交代在这里了。
赵绍培每天都是到点了整理好自己的衣衫,脸上看不出丝毫异样,仿佛刚刚发生的一切不过是平常小事。
然后每天匆匆离开房间,驾车前往苏瑾知和宋清婉下班的地方。见到两位妻子,他脸上立刻堆满了温柔的笑意,关切地询问她们一天的工作情况,和她们有说有笑地回家,仿佛那个在旅舍中强硬对待千鹤的人不是他。
第四天,千鹤被安排搬到小院去了。赵绍培呢,和苏瑾知还有清婉借口说要跟老陈商量重要的事儿,一晚上都没回来。也不知道他跑哪去了,干了些啥,神神秘秘的。
第二天一大早,赵绍培回到家和瑾知和清婉打了招呼就开车回桃江县保卫队了。这部队可是他好不容易弄到手的,当上副团长后还没怎么关心过,这么多天了总得回去看看。这个年代的道路基本上都是土路开着车在路上晃悠了差不多三个小时,才到了团部。
一到那儿,就见到了刘正虎。和刘正虎一起进了团长办公室,问道:“正虎哥,部队整合的怎么样了?还缺什么东西不?缺的话和我说,我去置办。”刘正虎犹豫了一下说:“警卫连和护卫队整合后人员都打乱重新编制了,之前护卫队的武器很差,可以说是几乎没有像样的武器,只有几杆土枪,其余都是前朝留下的大刀长矛。现在缺的就是武器,粮食和服装都好解决。”
赵绍培听完说道:“武器我想办法,过几天就给你你过来。”其实赵绍培不缺武器,前段时间买的武器都还在赵家祖宅存放着呢。只是不能立刻就拿出来,得打个时间差。
赵绍培虽说穿越后忘了不少事儿,可长沙保卫战的事儿,每个湖南人都记在骨子里,他也一样。他心里清楚长沙保卫战的惨烈。趁着还有几年时间,多培养一点兵吧,到时候不仅是保卫家园也是国战。可是养兵那可得花老多钱了,之前听他爹说家里生意和存款,家底还算厚实,他要是想当大帅,养个万儿八千人都没问题。不过赵绍培这人比较低调,觉得先弄三千人的队伍就行。
可就算只有三千人,想把部队建起来,也得找个好理由。赵绍培琢磨来琢磨去:“到底找个啥理由,能让唐总司令乐意,还能同意我建部队呢?”突然,他一拍脑门,想到了保税团这个主意。
要是能搞个保税团,专门帮唐总司令收商税,特别是那些洋行的税,既能弄点军饷,还能治治洋人的威风。唐总司令一直很爱护老百姓,最讨厌跟老百姓乱收税,可跟洋人收税就不一样了,能从他们手里把钱收上来,那才叫本事。
想到这儿,赵绍培赶紧跟刘正虎商量。刘正虎一听,眼睛都亮了,直拍手说:“这主意太棒了!既能解决咱们建部队的事儿,还能帮总司令分忧,简直一举两得!”两人又仔细讨论了一些细节,完了赵绍培就把这计划写成报告,打算回长沙后找唐总司令汇报请示。
中午,赵绍培在团部食堂吃饭,见到了新提拔的四个连长。这几年保卫团规模不大,说是一个团,人多的也就几百人,少的才一百多人。桃江县原来的护卫队有80人,加上警卫连过来的132人,再算上赵绍培自己,一共才213个人。这么一算,每个连长手下也就几十号人。这四个连长,一连长赵云飞、二连长李大彪、三连长宋铁城,都是从警卫连提拔上来的,四连长是原来的护卫队长赵江海。
赵绍培看着这四个连长,总觉得哪儿不太对劲儿。他盯着他们看了好半天,心里总觉得哪差点事。突然,他明白了,原来是部队里缺正规部队的营级干部。等唐总司令批了这个保税团的编制就可以设置营长了,只是想让唐总司令出武器估计有点难度。毕竟他也缺武器,还得赵绍培自己出去找门路买武器,钱就先从赵家出,收了税之后再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