厅内气氛凝重,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林羽和李斯面临着巨大的压力。
但林羽并未退缩,他目光坚定地扫视众人,试图从这重重质疑中寻得转机。
一位白发苍苍的官员拄着拐杖,缓缓起身,神色忧虑地说:
“林公子,李大人,律法传承已久,自有其道理。你们所说的改革,看似有理,实则暗藏风险。一旦开了这特殊情况从轻处罚的先例,恐怕会引发一系列难以预料的后果。”
林羽恭敬地向老者行礼,说道:“大人,律法的确需传承,但传承并非一成不变。如今秦国局势多变,各国纷争不断,我大秦百姓生活亦受影响,律法亦应与时俱进。我们所提的改革,并非盲目创新,而是基于对秦国现状的深思熟虑。”
此时,一位年轻气盛的官员不屑地哼了一声:“哼,说得轻巧!你不过是纸上谈兵,真要实施起来,必定漏洞百出。就拿你说的审查机制来说,地方官员与公正之士相互监督,可这‘公正之士’从何而来?又如何保证他们不被收买?”
林羽看着这位年轻官员,耐心解释道:“这位大人,‘公正之士’可从当地德高望重、口碑良好的百姓中选拔。选拔过程公开透明,接受民众监督。至于担心被收买,我们可制定严格的律法条款,一旦发现此类行为,严惩不贷,让心怀不轨者不敢轻易尝试。”
年轻官员还要反驳,却被一旁一位沉稳的官员抬手制止。
这位官员缓缓说道:“林公子,你说的这些虽有应对之策,但律法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不能仅凭几个案例就仓促决定。你说现行秦律有局限性,可这些案例只是个别现象,不能以偏概全。”
林羽心中明白,这是质疑改革的关键所在,必须拿出更有力的论据。
他微微皱眉,思索片刻后说道:“大人,个别案例虽不能代表全部,但却反映出问题。如今秦国忙于战事,各地赋税徭役沉重,百姓生活困苦。就如那农户为救孩子偷羊一案,若律法能多些考量,或许能让百姓在艰难生活中感受到一丝希望,也能减少因生活所迫而引发的犯罪。律法不应只是冰冷的条文,更应是保障百姓生活、稳定国家根基的有力武器。”
李斯见众人陷入沉思,适时起身说道:“诸位大人,林公子所言极是。如今秦国欲图大业,内部稳定至关重要。律法作为治国之本,需顺应民心。现行秦律在某些方面已与当下百姓需求脱节,若不及时完善,恐生民怨,影响我大秦根基。”
一位一直沉默的官员此时缓缓开口:“李大人,林公子,我等明白你们的苦心。只是律法改革关乎重大,我们不得不谨慎。你们所说的这些改革措施,能否先在小范围内试行,观察效果后再做推广?”
林羽心中一喜,这是一个突破口。他连忙说道:“大人此提议甚好。我们可挑选几个不同地域、不同情况的城邑作为试点,在试行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如此,既能降低改革风险,又能让大家看到改革的实际效果。”
此言一出,厅内众人纷纷交头接耳,小声议论起来。
从他们的表情和话语中,林羽感觉到,部分官员的态度已经有所松动。
这时,那位白发苍苍的老者再次起身,他目光炯炯地看着林羽和李斯,说道:
“既然如此,老夫愿意支持在小范围内试行。但试行期间,必须密切关注,一旦出现问题,要及时纠正。”
林羽和李斯对视一眼,眼中满是欣喜。林羽说道:“大人放心,我们定会全力以赴,确保试行顺利。若有任何问题,定当及时向诸位大人汇报。”
随着老者表态,又有几位官员表示愿意支持试行的提议。
虽然仍有部分官员面露犹豫,但反对的声音已不再如之前那般强烈。
林羽深知,这只是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律法改革的试行之路,必定充满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