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琼华望了望出列的武官,又和环瑶对上了视线。环瑶紧皱着眉头,轻轻摇头。
“臣禁军千户沈确,昔年曾随武安侯征讨燕国。”
“世子满月时,臣曾入侯府祝贺,抱过小世子。”
“世子耳后有一红痣,乃是胎中所带,若时大人亦有此痣,必然是武安侯世子。”
云琼华呼吸一滞,前世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耳鬓厮磨三年,她自知时怀瑾耳后确有此痣。
只是如今情形,她若认了时怀瑾是武安侯世子,置他于死地,便是背信弃义,又与自己前世痛恨的他有何不同?
她抿了抿唇,望向沈确开口。
“即使时大人真的有这颗痣,你一人所言,别无旁证,也不能当做铁证。”
沈确皱眉,猛地跪在地上,朗声开口。
“娘娘若不信,可去寻当年在侯府与公主府当过差的仆人,他们所言可与臣的话相互印证。”
他刚说完,便有官员出列,禀奏自己府中收留了昔年侯府的旧人,可交予大理寺与刑部审问,搜集证据。
云琼华的目光自赵嘉身上,转到沈确身上,再看向陆续出列说收留了公主府与侯府下人的官员,忽然冷笑一声,闭上了眼睛。
“好啊。”
“那就查吧。”
“母后!”
耳边似乎传来了慕容昱的惊呼声,云琼华脑海中却回响起云仲昌对他说的话。
“你以为你赢定了吗?”
“鹿死谁手,还早着呢!”
她缓缓睁开眼睛,额角已渗出细汗,环视朝堂一周,她最后将目光落在了柳璟身上。
“柳璟,本宫与皇上便命你为钦差,彻查惠阳公主当年……”
“娘娘。”
一直默不作声的时怀瑾忽然开口,缓步走出队列,深深望了薄纱后的人影一眼。
“臣……裴韫玉,认罪。”
云琼华瞬间心跳停滞,她愣愣地望着跪地的时怀瑾,双唇微张,大脑一片空白。
昨日相见匆忙,她并未对时怀瑾过多留意。
如今仔细看他,比之万寿节前,他整个人瘦了一大圈,身躯掩在宽大的红袍之下,更显得羸弱。
莹白的玉砖之上,他红衣如血,脊背笔直,唇边笑意淡然。
沈确听他承认了身份,立刻面露喜色,扬声怒喝道。
“大胆逆贼,怎敢自称臣子?”
“皇上太后面前,还不跪下!”
“大胆!”慕容昱怒喝出声,抬手指向沈确,手指因愤怒而不受控地颤抖。
“朕与母后尚未定论,你怎敢替朕发号施令?立刻拉下去,廷杖二十。”
骆怀慎眼神阴鸷,对暗处挥了挥手,立刻有侍卫入殿,将沈确拉了出去。
不多时,殿外便传来了沈确的痛呼声,殿中欲开口落井下石的官员纷纷低垂下头,收敛了目光。
时怀瑾只静静站在原地,眼神一瞬未离开云琼华的身影。
云琼华的心脏慌乱,她不止一次对时怀瑾动过杀念,可如今已是不得不杀的境地,她却犹如溺水,几乎要喘不上气来。
慕容昱处置完沈确,稚嫩的脸庞上露出茫然。他望向云琼华,求救般开口,声音已带上哭腔。
“母后……”
云琼华听见慕容昱的声音,敛了敛心神,她咬了咬牙,强迫自己冷静。
“惠阳公主案发时,世子不过五岁,稚子无辜。”
“时大人在朝数年,虽有结党媚上之行,却做出卓着政绩,对大楚有不世之功。”
“且万寿节时,时大人舍命救下本宫,可见其忠君不二。”
“多番权衡……”
“娘娘!”殿中的赵嘉惊呼出声,“娘娘三思。”
“时怀瑾汲汲营营攀援高位,正是为了替公主与武安侯报仇。”
“他居心叵测,不杀便会成为楚国大患。”
“臣请娘娘与皇上三思!”
他说完,猛地跪下,与他一心的官员也纷纷跪下,随他一起叩头。
空荡的含元殿,叩首声不绝于耳,听在耳中,犹如阎罗催命的梆子声,让人胆寒。
“诸位大人是在胁迫太后吗?”
柳璟清润的声音响起,他俯下身,一把将赵嘉拽起。
“不论其他,单论时大人万寿节的救驾之举,便是滔天功劳。”
“诸位大人是要逼着太后诛杀自己的救命恩人吗?”
赵嘉挣扎几次,想挣脱柳璟的桎梏,却都未能如愿。他皱了皱眉,沉着声音开口。
“柳大人,你敢于弹劾时怀瑾的恶行,老朽本以为你与那些只知钻营的官员不同。”
“如今看来,你弹劾时怀瑾,不过为了虚名而已!”
“谋逆大罪,事涉楚国根本,皇上与太后也该听听群臣与百姓的意见。”
柳璟神情一滞,身形摇晃一瞬,钳制赵嘉的手却依旧握紧。
云琼华闻言,猛地站起身,自薄纱后走出,望向赵嘉。
“赵大人,你不为虚名,舍命劝谏,本宫便成全你。”
“来人呐,赵嘉忤逆犯上,立刻拉出含元殿处死。”
她话音刚落,门口立刻走进两名侍卫,站到了赵嘉身后。
赵嘉面色瞬间惨白,他浑身轻颤,口中依旧振振有词。
“老臣身死不要紧,万望娘娘与皇上以江山为重,以私念为轻,杀了逆贼时怀瑾。”
“你既如此有气节,本宫便成全你的忠名。”
“忤逆乃是十恶,你先上路,你的家人会马上去陪你。”
赵嘉瞬间像被掐住了脖子,面上的义愤填膺消散殆尽,化作无边的惊恐。
“娘娘恕罪!娘娘恕罪!”
“臣罪在臣一身,与臣的家人无关……”
“是啊。”云琼华轻叹口气。
“你也知道罪在一身,与家人无关。”
“可是刚刚,你们逼着本宫去杀时怀瑾。”
云琼华说完,原本正叩首的官员都缓缓停下,垂首不言。
“本宫礼佛,不愿为近二十年前的旧事再造杀孽。”
“时怀瑾为罪臣之子,为官时虽有政绩,却多结党行径。”
“几相权衡,便夺去一切官职,杖二十,流三千里。”
云琼华顿了顿,眼神流转,今日第一次对上时怀瑾的视线。
“……无旨,此生不得入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