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只很普通的铝制饭盒,外表已因长时间使用而显露出一层暗灰色。
“饭盒交给我,您坐着等着吃饭就好了。”李安然笑道,说完接过了饭盒。他并没有洗,径直打开后放置在桌上,放进了两个馍饼,并且舀了肉酱和调味粉各一勺。
等到处理完包含田润叶她们在内的三个饭盒后,李安然又去找列车员借了一壶开水。
虽然车厢间的锅炉可以提供热水,但跑来跑去颇为不便,再加上铝制饭盒本身不具备隔热功能,因此李安然并未让英子去取水,自己去了。
将每个饭盒里倒入热水并盖上盖子后,李安然再次打开了自己的包,取出来一包优质的馍饼和一包五香蛋,为每个饭盒加上了一个馍饼,借助热饭盒让馍饼变得松软。
一切完毕后,他又为列车上的热水瓶加满了水,这次没再送任何报酬。
俗话说得好,做事适可而止。
先前的香烟与肉干已算是相当的回礼,如果连借一瓶水都要额外给予,岂不是显得他太过慷慨或是列车员认钱不见人!
等李安然回转,看了一眼怀表中的时间,这才在一群少女满怀期待的神情下轻轻点头。
“时间差不多了,开动吧。”
只见英子与田润叶几人急不可耐地打开了各自的饭盒,瞬间一股诱人的香气扑鼻而来。
尽管李安然所做的这种速食面没有未来的工业生产的方便面那样整齐划一,但是味道却是远超其上。
面条是精选优质小麦面粉手搓成的细丝,蒸过后又进行油炸,经过短暂浸泡即能享受其弹性口感。
所调制的肉酱中大块肉粒丰富。
至于调味粉,则是精心调制,混合了从虚拟世界得来的浓汤宝。
在当时的环境下,即使市面上已经有了方便面的存在,但那对于普通家庭甚至干部人家来说仍是稀罕之物,遑论是乘坐在列车上的人了。
于是当这一香气溢满整个车厢之时,引得四周乘客无不暗暗吞咽着唾沫,真可谓是香得不行!
鲜辣适口的面汤,既有嚼劲又有滑顺感的面条,加之丰腴的大肉块,这样的佳肴令周志刚和英子他们感到非常满足。
这时期的民众食量普遍较大,因此一碗面下肚还不足以使人感到完全吃饱。
不过不要紧,将馍饼撕碎浸泡在剩下的汤汁中,再配以卤得透亮、香气浓郁的五香蛋,别有一番风味!
所有的人都将面、饼、蛋吃得一干二净,用餐结束后仍留恋不舍。
清理工作自然不用劳李安然之手,几个活泼的女孩自发承担起了这一责任,她们边说边笑地走向洗手间完成了洗涤任务。
餐后,李安然再次端起自己的大号茶壶,也为周志刚的茶壶泡上了茶。那熟悉的茶香令周志刚不禁瞥了一眼他的茶缸。
“这茶应该是...碧螺春吧?”周志刚询问道。
“没错,是大叶碧螺春。”李安然点头确认。
“真是好茶!”周志刚赞了一句,旋即想到了身处云南边陲的二女儿周蓉。他想到,在彩云之南,大叶碧螺春的产地,周蓉所在的那片地方。上次去看女儿时,周志刚没有机会品尝到这种茶,但后来周蓉寄了一部分给他,所以他能够认出。
“喜欢的话,可以多品一些。”李安然笑说。接着,这对长者与青年便在窗边坐下来交谈起来。
他们谈论的不再是专业的知识,而是转向了各自的家乡和工作地的风土人情。李安然讲述的是他家乡岗岗营子和首都的生活景象,而周志刚分享的则是他在吉林长春和四川的故事。
交流融洽,夜晚到来时,李安然不再提供快餐面,而是拿出了肉夹馍作为晚饭。这年头,火车上的炉灶都用柴火或煤来烧,面点放在锅沿上一烤就能变得又香又软,而炖过的五花肉经过加热,更是香气四溢。将这一切合于馍中,一口咬下,面食的劲道与肉质的鲜美交织在一起,香气袭人,美味无比。
虽然车上不能煮汤,冲泡一碗蛋花茶则轻松实现。加了干燥后炒制的葱花后,这样的茶与肉夹馍一同享用,干湿兼备,令 ** 罢不能!
连续两天享受了李安然的款待,周志刚感到有些过意不去。于是,接下来的日子里,他也尽可能地将自己的建筑工程领域的知识分享给了李安然。
究竟是否全心传授了知识,李安然并未深究也不介意。考虑到当时人们往往担心教会他人而让自己陷入不利之地,加之相识时间短暂,有所保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李安然唯一关心的是,只要对方愿意教导,他就会全力以赴学习。
在师从学习的过程中,三天时光如白驹过隙般飞快流逝。
一天清晨,因为即将到来的终点站,李安未能如往日般沉浸在学习中。“周师傅,非常感谢您的指教。”临分别之际,李安然郑重地向周志刚鞠了一躬,这份敬意发自肺腑。
“安然,不必这样。”周志刚急忙扶起了对方,“凭你的聪明才智,即便没有我的指导,也能很快掌握所需知识。况且,这几顿饭也都是你准备的,算起来是我欠你的。”
“如果将来在这一领域遇到困难,记得给我写信,我会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帮你解决。”周志刚诚恳地补充道。
“真是太好了。”李安然点点头,“顺便说一句,周师傅要是遇到什么难题或需求,也可以给我写信。我的家庭住址和我现在的地方已经告诉您了,到时候一定会尽全力帮助。”
“哈哈,…那我就不客气了。”周志刚笑着回应。
虽然这么说,但他天生不喜欢向人求助,因此并未太放在心上。后来真的遇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大事,才不得已想起了李安然,但这已经是后来的事情了。
不久,列车员前来通知李安然和英子准备下车。他们收拾好行李袋后不久,汽笛声响起,火车也开始减速。趁着最后一点时间,英子和田润叶他们道别,几乎忍不住落下泪来,确实,无论年龄大小,女人总是比较多愁善感。
李安然也与周志刚告别,并约定日后有机会去吉春看望他。话音未落,火车已缓缓停靠在站台边。列车员打开车门后,李安然便被田润叶和其他人簇拥着下了车。
正当他打算让人先把行李看好时,一个充满惊喜的声音从不远处传来:
“弟弟!”
“姐?!” 李安然顺着声音望去,看到自己的姐姐正朝他跑来,而他父亲则慢悠悠地跟在她身后。
其实,一般情况下火车站的接人地点都是在出站口,但这里是个例外。只要你愿意花钱买站台票,就能进站接送人。所谓站台票,就是为了方便接送的家人而设,持票者可以进到站台。正是这项服务,让很多买不到车票的人选择先购买站台票再想办法上车,具体的操作,大家都心知肚明。
“弟弟!” “姐!” 二人在喜悦中互相呼唤,李安然直接跑上前,紧紧抱住了姐姐,并不自觉地将她抱了起来,来了个转圈圈。
“快放下我,头好晕啊!” 李念有些眩晕地说。
“姐,你怎么和爸一起来了?” 李安然后退几步放下了姐姐。
“你在 ** 里说清楚了车次和日期,我和爸就去找人确认一下,然后就过来接你了。” 李念答道,但她的眼神立刻落在了英子和田润叶等人身上。
李安然一眼看出姐姐的疑惑,马上大方地拉着姐姐来到众人面前:“姐,这是英子,她这次跟着我一起出来玩。”
“英子,这是我姐,你也叫她姐吧。”
“姐姐你好,我是英子。” 英子礼貌地打了招呼,显得有些紧张,似乎是在担心给“未来婆婆”留下第一印象。
“你就是英子吧,长得真好看。”李念赶紧弯下腰,轻轻摸了摸英子的头发,顺手从口袋里掏出几颗奶糖递了过去,“放心,到我家就像在自己家一样,别客气。”
英子听到李念的话,心情放松了些,她看了看李安,然后才接过糖。
“姐,这是田润叶、燕子和高瑗瑗。”李安然继续介绍道,“田润叶和高瑗瑗跟我一样都是知青,在岗岗营子插队,燕子和英子一样,是当地的老乡。她们约好一起去田润叶家过年。”
“你们好,你们好。”李念边说边仔细打量着三个女孩,“我是安然的姐姐,叫李念,以后安然在这里有什么事,请多关照。”
尽管是姐姐,但李念总是操心不已。眼看弟弟也到了结婚年龄,自然不肯错过任何机会。她仔细看了看,发现这三个女孩都很不错。尤其是一眼便认出田润叶穿着得体,长相出众。
“李知青一路都在照顾我们。”燕子爽快地说道。
“是的,李念姐,李同学一直都很照顾我们。”田润叶温婉地说,“哪怕在村里,他也一直帮我们很多忙。如果真的需要,我们会好好照顾他的。”
“那我就叫你们叶子、瑗瑗和燕子了。”李念看着田润叶越来越满意,她的语气透露出对田润叶的认可,“要是安然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也希望你们多包容。”
“姐,你真觉得我这么不懂事吗?”李安然无奈又有点傲娇地翻了个白眼。
这时,李景江也走了过来。作为长辈,尽管他之前认识燕子和高瑗,但第一次见到田润叶,所以又进行了介绍和寒暄。李念非常热情地邀请田润叶他们下次来四九城玩,表示一定会好好招待他们。
又聊了一会儿,列车员宣布列车即将发车,田润叶她们赶紧回到了车厢,坐在过道的座位上,挥手告别李安然一行人。而周志刚也在另一侧窗口挥手示意。随着一声汽笛声,火车缓缓启动,逐渐远离了站台。
送走火车后,李安然紧紧抱住了父亲。“小子,真是长大了不少。”李景江轻轻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露出了慈爱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