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的慌是吧?
来,干活!
族里还有一些单独留的族田,平时就是他们家自己干活。
有这么多免费的劳力送上门来,不用白不用。
累?
受着。
不知道?
作为爷们不知道家里的长舌?
看来就是活干少了。
多干点就知道连自己家里的人都管不了的男人有多能干了!
外村的更好办。
有嫁进村里的或者有亲戚的提个话,不管用的就带着年轻的族人找上门去。
不为别的,沈家庄的小年轻还有好多没媳妇儿的。
你家不是说先定下好吗?
那就挑一个定下吧!
年纪不合适?
哪有不合适,你家里人可是说人家还不到三岁的就能定下,当成自己的崽一块养大呢……
族长一出手,就知有没有。
沈守义家里终于安静下来了。
有人还不死心也都是暗戳戳的打听。
还有人想要用救命之恩那一出。
在小秀才沈书凡有可能出现的地方准备好,落水,扭脚,扑倒等等。
对此,都不用沈书凡出面。
青云、青舟表示:小事儿!
对于从小跟着将军府见多识广的他们,这才哪到哪?
京城的那些贵女们做的可比这含蓄多了!
他们只需要眼睛直勾勾的盯着,然后往前迈一步,做要去帮忙的样子就能立马解决!
当看到是他们这些小厮要去搭把手帮忙时,腿脚快的姑娘转头就跑,慢的来不及跑,就会有人大喊:“你们不要过来!”
她们可是打着要嫁给秀才公当秀才娘子的打算,可不想给一个小厮当媳妇。
如此一来,双管齐下。
倒是打消了不少有着歪门邪道人的小心思……
*
这份热闹直到沈大能和沈婆子闯进了沈守义的家里,更添了一筹。
几日过去,沈书凡几人已经收拾东西准备好打算前往边境了。
历练的告示已经下发到各县衙。
期限是半年。
也就是说武秀才们必须在边境历练半年,时限未达者,取消秀才资格,并要问责。
啥责在告示上没说,但这在告示上提的责肯定不小。
下一年又有一场乡试。
武秀才们都不想错过这场。
就拿他们宝泽县的武秀才来说,这次的武考恩科就是他们的机会。
但凡有点拳脚功夫的,哪怕武考的时候不太够格的。
人数不够的情况下,还会再让他们加一场,直到把人数选够结束。
以后参加武考的人多了,就没有这样的优势了。
也因此,如沈庆远、孙昊、时玉波他们都是有着尽早去历练的。
早参加武考的他们已经尝到了甜头……
“大郎,这些饭你瞅着太阳好的时候拿出晒一晒。”
“知道了,娘,可这也太多了!”
“不多,你得吃到过年呢!”
“……”
沈守义在旁边帮着往布袋里装东西,也说了一句:“大郎你过年赶不回来,给你多做了一些粘豆包,你娘特意跟你三伯娘学的,好吃吧?”
“好吃!”
“那就都带上,反正你们坐马车去,再多来两袋子都放得开!”
“给你大舅的东西要是找不到他,你就自己用,你娘做的时候都是往大了做的,你也能穿。”
“好的爹,我记下了。”
“还有啥来着?”夫妻俩一样样的又重新开始数,重新叮嘱。
沈书凡:“……”
李氏帮着做了很多干粮。
馒头大饼窝头,还有沈书凡喜欢吃的饽饽粘豆包。
可这些东西都不太好放,现在天气还没那么冷,时间久了容易变味发霉。
就叮嘱沈书凡经常晒晒。
还有李家送来了一些应季的好果子,以前都是要拿去卖的。
这会儿都是特意捡出来上好的装起来送了过来。
在知道沈书凡有可能要路过李大舅服徭役的地方,还特意多备了几身厚衣裳让他给帮忙带去。
生怕他忘了,就一遍一遍又一遍的说道。
沈书凡不厌其烦的应着。
沈大能老夫妻俩就是这个时候来的,也打断了这份很是难得的其乐融融……
“老四,你得救救你大哥啊!”
沈守义往门口看了一眼。
青风青朗正在拦人。
一家三口利索的把麻袋啥的都往角落里堆,然后在上面盖了一个满是补丁的被单。
看着还是不太放心,沈守义又把双胞胎的尿布搭了几块在上面。
这才放心的往屋外走。
见沈书凡直往那尿布上面瞅,嘴角还直抽抽,李氏安慰他:“大郎,小孩子家家的东西不脏,又都是洗干净了的,放心放心。”
“……”
见到沈守义出来了,青风青朗才慢慢的松开了沈老汉的手。
沈老汉冲到沈守义的面前。
扶着他的胳膊道:“老四你大哥是冤枉的,你去救他!”
沈守义缓缓的把沈大能的手扒拉开,上了年纪的手劲还挺大。
十分平静的开口:“大叔,大婶子,你家里这是发生啥事儿了?”
沈大能还要继续嚎的声音都噎到了嗓子眼里了:“……”
沈婆子有点失望的道:“老四,你到底是我们的儿子啊,你……”
“大婶子,断亲书要不再看一眼?还是说你们不识字的话,把你家四个亲孙子叫来读一读也行。”
“……”
沈老汉知道,老四的混不吝这回对准他了。
把那些哭诉装可怜的话都咽了回去,就指着站在门口的沈书凡道:“你……你收养的小六能读书也是我们供起来的。
他是秀才,你要不想他的名声坏透,他就得管你大哥!”
这也是沈老汉一再拖再,实在拖的没办法了才想出来的主意。
以往他家老大说的那些什么好友同窗的,他们找上门去,人家好点的给他个几文钱打发了,有的人连门都不让进。
更别说帮着救人!
族长已经把文书写好,还给了最后通牒。
如果他还是下不定决心,就依族里的意思把他们都赶出去。
沈大能知道六郎秀才宴那天来了不少贵人。
县尊大人赵举人他们都来了,只要能说得上话,他家老大肯定就没事!
沈书凡走过来刚要说话。
沈守义抢先道:“这里面和我家大郎没关系,您自己说说怎么供的我儿子读书的?”
“我一个月给三两银子的束修。”
“那就还你三两。”
“一个月三两,一年三十六两!”
“呵呵,大能啊,你想银子想疯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