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在并不是遥远的时期,安国公社宛如一个熙熙攘攘、热闹非凡的大舞台,每个人都在属于自己的特定位置上,忙碌而又充实地度过每一天。

在这个大舞台上,有一个特别引人注目的角色——洪小梅。她是一个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姑娘,一头乌黑亮丽的长发被整齐地扎成了一个利落的马尾辫,显得干净利落又精神焕发。洪小梅担任着公社有线广播的播音员这一重要职务。

每天清晨,当第一缕阳光洒在大地上的时候,洪小梅那清脆悦耳、宛如天籁般的声音便会准时通过广播传遍整个公社。这声音仿佛是一把神奇的钥匙,轻轻开启了沉睡村庄的大门,唤醒了每一个还在睡梦中的人们。

“社员同志们,大家早上好啊!今天是[具体日期],又是充满希望的崭新一天呢。接下来,请大家收听今日的农事安排……”洪小梅端坐在广播站那间略显狭小的屋子里,面前的麦克风就如同她与整个世界交流的窗口一般。她用温柔而坚定的语气,将各种信息传递给每一个听众。

而在窗外,农田里的广播电线木杆像训练有素的士兵一样,整齐地排列着。它们宛如忠诚的卫士,默默守护着这片土地,同时也将洪小梅的声音传递到了公社的每一个角落,让每一个人都能清晰地听到她的播报。

那时候,公社的生活简单而又充满活力。每到农忙时节,社员们在田野里齐心协力,广播里播放着激昂的劳动号子,激励着大家的干劲。休息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听着广播里的故事、新闻,欢声笑语回荡在田间地头。孩子们在木杆下嬉笑玩耍,对他们来说,这些木杆和广播就是乡村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时代的浪潮总是汹涌向前。不知不觉间,改革的春风吹进了安国公社。包产到户的政策让土地重新回到了农民自己手中,人们开始各自忙碌,为自己的生活打拼。渐渐地,乡镇的凝聚力似乎不再像从前那般强大。

随着安国公社的衰落,广播站也失去了往日的生机。设备逐渐过时,听众自然越来越少,洪小梅的声音也越来越难有机会传遍乡村。最终,在一个寂静的黄昏,广播站停止了广播,那根根广播电线木杆在夕阳的余晖下拉出长长的影子,像是在默默诉说着曾经的辉煌。

安国乡也没能逃脱变迁的命运,一分为二,被常盛乡和万丰镇合并。曾经熟悉的街道、建筑,都换上了新的名字和招牌。我大哥的宝贝儿子当时还不算是青年,在乡里当勤杂员,因此也随之下岗了。

洪小梅离开广播站后,她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她尝试过很多工作,卖过杂货,打过零工,但内心深处,始终怀念着那段在广播站的日子。

如今,漫步在曾经的安国乡,那些广播电线木杆大多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的通信基站。年轻人不再知道曾经有过那样一段充满广播声的岁月,他们的生活被智能手机和网络填满。

但在洪小梅心中,那些旧时光永远不会褪色。偶尔,她会在某个宁静的夜晚,回忆起自己坐在广播站里,对着麦克风播音的场景。她知道,虽然岁月变迁,许多东西都已改变,但那段与广播相伴的日子,是她生命中最珍贵的宝藏。

在那个充满回忆的九十年代,我怀着忐忑的心情去了玉珍家。一进门,我就迫不及待地跟她聊起了洪小梅的近况。玉珍一开始还显得有些犹豫,但最终还是忍不住开口,告诉了我一件让我震惊不已的事情。

“你说啥?就因为我那封信,洪小梅她丈夫跟她吵架啦?”我瞪大了眼睛,满脸的不可置信,仿佛听到了天底下最荒谬的事情。手中的钢笔也因为我的震惊而差点滑落,掉在地上。

玉珍则坐在炕沿上,不紧不慢地纳着鞋底。她看了我一眼,撇了撇嘴,似乎对我的反应并不感到意外。“那还有假?我可是亲耳听洪小梅说的。你说你,走就走呗,写啥信啊。”

我不禁叹了口气,懊悔地挠挠头,心里懊恼极了。我怎么也想不到,自己一封简单的信,竟然会给洪小梅带来这么大的麻烦。我当时只是想着,我们这么多年的交情,我搬到哈市了,应该跟她知会一声。

“哼,你是不知道,她丈夫那段时间往自强一组跑,说是搞农业,他们吵架的事就是那时候的发生的。”玉珍继续说道,手上的针线活依旧没有停下。

“这事儿整的,真是闹心啊!”我不禁感叹道,心里像堵了一块大石头似的,沉甸甸的。“对了,你刚说在自强一组还发生了些啼笑皆非的事儿?啥事儿啊?”我突然想起玉珍之前说的话,好奇心一下子被勾了起来,赶忙凑过去,急切地问道。

玉珍见状,缓缓放下手中正在纳的鞋底,端起桌上的水杯,轻轻抿了一口,然后清了清嗓子,开始讲述起来:“这事儿啊,可真是离谱得很呐!你知道黄文儿吧,就是那个住在东边的,她女儿黄敏,还不足十五岁,还是个孩子呢!”

听到这里,我的心猛地一紧,一种不祥的预感涌上心头。

玉珍接着说:“有一回啊,黄敏去北沟挖菜,结果被永久那个高德文给盯上了。那高德文可不是个好东西,他瞅准机会,竟然把黄敏给诱奸了!”

“啥?”我大吃一惊,猛地从凳子上站起来,声音都不自觉地提高了八度,“这怎么可能?黄敏还属于未成年人!”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玉珍重重地叹了口气,继续说道:“千真万确啊!当时啊,这事儿还被这屯子的孔老二给撞见了。你猜怎么着,这孔老二啊,比那高德文还不是东西!他见黄敏被高德文欺负,不但没有出手相助,反而趁机要挟黄敏,说如果黄敏不屈从于他,他就要把这事儿张扬出去,让黄敏一辈子都抬不起头来。黄敏一个小姑娘,哪见过这阵势啊,吓得六神无主,没办法,只好就范了。”

玉珍越说越气愤,脸上的表情也愈发难看,我在一旁听得也是义愤填膺,心中的怒火噌噌直冒。

“唉,这事儿可真是……”我长叹一口气,“太荒唐了,我之前真是一点都没听说过。要不是你今天说,我还真不敢相信会发生这种事。”

“这世道,啥稀奇事儿没有啊。不过这也给咱们提了个醒,以后可得多注意着点自家孩子。”玉珍说着,又拿起了鞋底。

“是啊,黄敏这孩子太可怜了。年纪不大就这样了。”我想到黄敏那稚嫩的脸庞,心里一阵刺痛。

“谁说不是呢。希望她以后能好好的吧。做人可得本本分分的,别起那些歪心思,没有好下场。”玉珍说。

“对,不能做缺德事儿。像高德文和孔老二,早晚遭报应。”我深以为然地点点头。

但是,让人不理解的事情是黄文儿竟然报警无果,人家那边讲经济效益,让黄文给车加油再去追高德文。黄文儿怎么能不生气?以至于有人接下来把他的女儿从屯子里带到北沟去搞事情。给了多少封口费就不知道了。

九十年代那时候是社会比较乱的时代。那个高德文不久跑回来了,还扬言,要是黄敏生了儿子他就抱回去养活。这么嚣张的气焰就是那个荒唐岁月的见证。

我们又聊了一会儿,各自感慨着这世间的无常和人性的丑恶。窗外的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屋子里弥漫着一种沉重的气息。

这场发生在身边的悲剧,让我久久无法平静,也让我更加珍惜现在安稳的生活,哪怕即将搬到陌生的哈市,也觉得那些未知的困难都变得不那么可怕了,因为和这荒唐又悲惨的事儿比起来,似乎没什么是不能面对的了 。

多年后的一天在哈市,我正在往中央大街方向走,手机突然响了。是一个女人的声音。她问我听出来她是谁没有?我说没有听出来。她又说,那你猜一猜我是谁?我说了两个人的名字,都不对。后来她说她是洪小梅,听到这个名字,我心里咯噔一下子。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没有想到,今生今世还能接听到她的电话。她说是她叔叔洪吉平给她的号码,我这才想起跟住在双城的洪吉平早已经取得了联系。洪吉平说过帮我联系上他侄女。但是没想到洪小梅竟然这样洒脱自然。

用今天的眼光看,我与她的恋爱本身就不应该发生。我那一年不到二十周岁。根本就不懂恋爱的真髓。只是在小说里面寥寥草草的看过,觉得恋爱只是一件好玩的事情。借着跟王艳丽产生的一股火气,于是就想找人偷偷的试一下精神恋爱,看究竟是什么样的感觉。因着共同爱读书的原因,我就在送她的书里写了一张字条,于是我们就恋爱了。可是双方父母却都不同意。尤其是我的母亲,因为黄艳玲还得了一场病。一年多了才好。

接下来有一天,我站在单位的办公室,面对着墙壁时,想到我与她的关系,突然意识到这是一个错误的选项。一种没有未来的感觉油然而生。也就是从那个时候起,我决定与她分手。但是我又不好意思当面对她表明,只是赶紧给她写了一封信。然后我立刻选择了国春玲,很快就确立了关系,再然后就是订婚结婚。

半年以后,洪小梅当着一屋子的人的面,把我一顿臭骂。这以后的二十年里,我们就再也没有见面。所以,今天她突然从老家那里打电话给我,这是我绝然没有想到的。她说,如今时代不同了。过去的就让它过去吧。我们应该向前看。后来我们约定有机会见上一面。

这次联系上以后,渐渐的我就听到一些闲言碎语,因此在网上开始不礼貌起来,这就让见上一面更加变得奢侈起来,有时候冷静下来问自己,不知道今生还有没有机会?

洪小梅去天津有些年头了。刚去的时候,她在一家小饭馆里当服务员,从端盘子洗碗干起,吃了不少苦。她总说,天津那地方大,机会多,哪怕是个小角色,也能活出个大样儿来。在天津,她结识了形形色色的人,从说话带着浓厚天津味儿的大爷大妈,到和她一样背井离乡来打拼的年轻人。

这次她回乡办事,顺道就想去看徐爱洁。她跟我三弟的妻子徐爱洁是同学,以前在学校的时候,两人就好得跟亲姐妹似的。洪小梅在天津这些年,和徐爱洁也一直没断了联系,电话里、微信上,互相分享着生活里的喜怒哀乐。

某一天我突然做了一个梦,梦见在三弟那里同洪小梅重逢了。

不知从哪里出发,没多会儿,我就到了三弟家。一进门,就听见洪小梅那爽朗的笑声。

“你可算来了!” 洪小梅瞧见我,一下子从沙发上站起来,快步迎了过来。她还是老样子,眼睛里透着股子精气神儿,只是皮肤被天津的风刮得粗糙了些,脸上也多了几道生活留下的细纹。

徐爱洁在一旁笑着招呼我坐下,桌上摆满了水果和点心。“快坐快坐,洪小梅正跟我讲她在天津的事儿呢。”

洪小梅重新坐下,端起茶杯喝了一口,又开始讲起来。“天津那场,你们是不知道,热闹得很!人来人往的,啥好东西都能淘到。我有一回在那儿,给我家那口子买了条围巾,可好看了。还有那天津的小吃,煎饼果子、麻花,哎呀,想起来我都流口水。” 她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脸上满是对天津生活的回味。

“不过啊,在外面再好,也还是惦记着老家。每次回来,就觉着心里踏实。看见你们,就像又回到了过去那些日子。” 洪小梅说着,眼神里多了几分温柔。

三弟在一旁笑着插了句嘴:“那你咋不干脆回来呢?”

洪小梅白了他一眼,“回来干啥?咱这小地方,机会可没天津多。我在天津干得正起劲儿呢,再说了,孩子也在那边上学了,适应得挺好。”

徐爱洁拉着洪小梅的手,“虽说在外面好,可你也得多回来看看,咱们同学好久都没聚齐了。”

“那肯定得聚聚!这次回来我就把这事儿记着了,等我回天津之前,一定把大伙都叫上。” 洪小梅拍着胸脯保证道。

接着,洪小梅又讲起了她在天津工作上的事儿。她现在已经不在小饭馆干了,转行做了家政服务,靠着自己的勤快和实在,赢得了不少客户的信任,收入也比以前多了些。“我跟你们说,干家政啊,就是要用心。那些客户对我可好了,有时候还送我些小礼物呢。”

不知不觉,天色渐晚。洪小梅看了看时间,“哎呀,聊得太开心了,都忘了时间。我还得去办点别的事儿呢。”

我们起身送她出门,洪小梅一边走一边回头说:“都别送了,等我下次回来,咱再好好聚!”

望着她离去的背影,我知道,洪小梅虽然在天津扎下了根,但故乡永远是她心底最柔软的牵挂。

我就这样地醒了过来,并没有太当一回事,我觉得我的打拼之路还算可以,如今孙子都不小了,每天就忙着看手机写东西。

自强的温世雄在新世纪病了,在家里打吊针。给他扎针的是个年轻小大夫,打完就匆匆走了,拔针他是不包管的,当然叫一声就过来。这时温世雄突然有了尿意,可胳膊扎着针,身边又没人帮忙,他喊破喉咙也没用,如今农村人少,大门口连鸡都没有一只。他就这么憋着。

这一憋,可把他憋坏了,脸上的皱纹都拧成了麻花,身子在炕上扭来扭去,额头上豆大的汗珠直往下滚 。实在忍受不住了,磨蹭到炕边,只听“哗啦哗啦”的声音,他尿在了地上。刚尿完,门“吱呀”一声开了,他儿子大步跨了进来。

他儿子一进屋,大夏天的,那股刺鼻的尿骚味就钻进了鼻子。他皱了皱眉头,目光落在地上的那一滩尿上,又看向炕上一脸尴尬的父亲。温世雄张了张嘴,想解释,可喉咙像被什么东西哽住了,一个字也说不出来。父子俩就这么对视着,空气都好像凝固了。

几年前,温世雄还和儿子儿媳一起过。那时,家里虽不富裕,倒也有几分烟火气。可年轻人和老人,生活习惯总归不同,日子久了,磕磕碰碰的事儿就多了起来。后来,小两口一商量,搬出去单过了,就剩下温世雄自己守着老房子。

如今,温世雄年纪更大了,身体也越来越差。终于到了这一天,他突然中风,瘫在了炕上,彻底不能动弹。老六温世升知道后,来伺候了他几次。可每次温世升靠近家具,温世雄就警惕地盯着他,那眼神就像防着贼似的。温世升心里不是滋味,他想着自己好心来照顾,咋就换来这么个眼神呢?

亲属们知道这事儿后,没办法,只能给温世义打电话,求他回乡。温世义在外面闯荡多年,年龄也大了,是时候该回来了。

温世义回到老家,挑起了照顾温世雄的担子。刚开始,他尽心尽力,可时间一长,难处就来了。温世雄有时候脾气不好,动不动就发火,再加上吃喝拉撒都得人照顾,温世义每天累得腰酸背痛。

那天,温世义去万丰赶集,正巧碰上了我。我从哈市回来去看母亲。故人相见,百感交集。想当年,温世义就赏识我少年有才,对我很是关照,在我心里,他是很重要的人。

“二哥,好久不见啊!”我热情地打招呼。

温世义苦笑着摇摇头,“唉,久泰呀,好久不见。你是不知道我现在的难处啊。”

我们找了个地方坐下。温世义叹了口气,跟我说起了照顾温世雄的事儿,“每天伺候他吃喝拉撒,我这把老骨头都快散架了,他还不领情,动不动就发脾气。我真是不知道该咋办了。”

我听了,也很是无奈,想了半天,说:“二哥,人年纪大了,可能心里也烦躁,你多担待着点。实在不行,找几个亲戚轮流来搭把手?”

温世义无奈地摆摆手,“试过了,大家都有自己的事儿,哪能总来帮忙。”

我们又聊了一会儿,可对于温世义的难处,我实在也想不出什么好主意。集市上依旧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可我们俩的心里,却满是愁绪 。看着温世义疲惫的样子,我知道,这生活的难题,还得他自己慢慢去解。

后来我回到宝东住在出租屋里,这里是一个普通的居民区,周围的邻居们都过着平凡而忙碌的生活。我每天早出晚归,为了生计奔波劳累,与邻居们的交流也非常有限,仅仅是见面时点头打个招呼而已。

然而,有一天,一个突如其来的消息打破了我平静的生活——温世雄去世了。这个消息让我对人生感到无奈,除了叹气又有什么办法呢?

后来,我偶然听到温世雄的妹妹和旁人闲聊时提到,温世义去了宝东西南方向的一家敬老院。温世义一辈子都在辛勤劳作,为生活努力打拼。然而,到了晚年,他却只能孤独地住进敬老院,无人陪伴。

这个消息让我对温氏兄弟的命运深感唏嘘。他们最终落得如此下场。我不禁想到,生活中的我们是否也会像他们一样,在忙碌中忽略了身边的人和事,最终自己在孤独中度过余生呢?

一天傍晚,夕阳如血,染红了半边天。我像往常一样在门口的大路上散步,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忽然,我看到温世义的妹妹正站在不远处,和几个亲戚模样的人围在一起,低声交谈着什么。

她的脸色显得十分焦急和无奈,不时用手擦拭着眼角的泪水。我不禁心生好奇,便走近一些,想要听听他们在说些什么。

“二哥病了,咱赶紧凑点钱给他打针,可不能拖啊。”一个中年男人皱着眉头说道,语气中透露出一丝焦虑。

温世义的妹妹一边点头,一边用手抹着眼泪,哽咽着回答:“好,我这就去凑。”

听到这些话,我的心猛地一沉,仿佛被一块重石压住了一般。温世义怎么会突然生病呢?而且听起来病情似乎还挺严重的,需要立刻打针治疗。

过了几天,这件事情一直萦绕在我的心头,让我放心不下。我决定找楼下杂货店的老板聊一聊,看看他是否知道更多关于温世义的情况。

“温世义一个人打工这么多年,怎么连点存款都没有吗?生病了咋连医院都不住啊?”我忍不住向杂货店老板问道,心中充满了疑惑和担忧。

老板叹了口气,说:“这你就不懂了,他们这些人,一辈子都在底层挣扎,赚的钱勉强糊口,哪能存下啥钱啊。再说了,住院那得花多少钱,他们兄弟姐妹几个也都是普通老百姓,能凑钱给他打针,已经很不容易了。”听了这话,我心里满是感慨,生活的艰辛远比我想象的要沉重。

我本想着等周末抽时间去敬老院看望一下温世义,可还没等我付诸行动,一个噩耗就传来了——温世义去世了。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我正坐在出租屋里吃着简单的晚餐,一瞬间,饭菜都没了滋味。要知道,他们兄弟俩都是六十多岁谢世的。

晚上,我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脑海里不断浮现出温世义妹妹哭泣的样子,还有杂货店老板那声叹息。温世雄和温世义的离世,就像一阵风,吹过了自强村,也吹走了属于那个村子的一个时代。他们努力挣扎,却始终没能摆脱命运的捉弄。他们的故事,就像尘埃一样,悄无声息地落下。

午后的阳光透过斑驳的树叶,懒洋洋地洒在母亲家小院里,形成一片片金色的光斑。这天我正陪着母亲坐在院子里,享受着这片刻的宁静与温暖。母亲眯起眼睛,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仿佛时间都在这一刻静止了。

就在这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小院门口。我定睛一看,原来是张大肚子。他手里提着一袋水果,身形发福,肚子像个孕妇一样高高隆起,走路时肚子一挺一挺的,老远就扯着嗓子喊道:“三姨,我来看您啦!”

母亲闻声,脸上立刻绽开了笑容,如同秋花绽放一般。她赶忙起身,迎上去说道:“哎呀,是张洪义啊,快进来快进来!你这孩子,来就来呗,还买啥东西呀!”

张大肚子走进院子,将水果放在一旁,笑着说:“三姨,我这不是好久没来看您了嘛,心里怪惦记的。这点儿水果,您尝尝鲜。”他转过头,看到了我,微笑着点点头,“哟,久泰也在呢。”

我连忙起身,给他搬来一把椅子,笑着问道:“张哥,最近咋样啊?”

张大肚子缓缓地坐下来,仿佛全身的重量都压在了那把椅子上。他深深地叹了口气,那声音像是从他心底最深处发出来的一样,充满了无奈和惆怅。

“还能咋样呢?”他喃喃地说道,“混一天是一天呗。这次来,就是想看看旧人,毕竟以后出来就更不容易喽。”他的目光有些迷离,似乎在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

母亲听了他的话,脸上露出了惊讶的表情,“咋突然要去敬老院了呢?你家里……”她的话语中透露出一丝担忧。

张大肚子摆了摆手,打断了母亲的话,“家里没啥人了,就我一个孤孤单单的老头子。去敬老院,至少还有个照应。我那外甥,自己工作忙得很,哪有时间管我这个老头子哟。”他的语气中带着些许自嘲和无奈。

我看着张大肚子,不禁皱起了眉头,“张哥,敬老院的条件哪有自己家好啊,您真的决定好了吗?”我对他的决定感到无可奈何,我知道,敬老院的生活可能会让人感到拘束和不自在。

张大肚子苦笑着摇了摇头,“久泰呀,我也没办法啊。年纪大了,身体越来越差,自己做饭、打扫都费劲得很。去敬老院,至少有人照顾,不用我自己操心这些琐事了。”他的声音中透露出一种对生活的无力感。

母亲紧紧地拉住张大肚子的手,满脸疼惜地说道:“张洪义啊,你这一辈子可真是不容易啊!要是遇到什么困难,一定要跟三姨讲,只要是三姨能帮上忙的,绝对不会推辞。”

张大肚子听了母亲的话,眼眶微微泛红,他哽咽着说:“三姨,您对我的好,我都记在心里呢。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是您惦记着我。这次我来,就是想跟您道个别,以后恐怕很难再有机会见面了。”

我连忙插嘴道:“张哥,您千万别这么说。等您在敬老院里安顿好了,我和我妈肯定会去看望您的。”

张大肚子微微一笑,感激地看了我一眼,然后说道:“那就先谢谢你们了。其实啊,我这次来,还有一个心愿,就是想见见老三。我和他关系一直都挺不错的,他听说我要去敬老院,特意给我准备了不少东西呢。”

正在说话的时候,母亲突然站起身来,一边向厨房走去,一边热情地对张洪义说:“张洪义啊,今天就在这里吃顿饭,然后住下吧。你好不容易来一趟,咱们娘儿俩正好可以好好聊聊天。”

张大肚子赶忙摆手,脸上露出有些为难的神色,连忙推辞道:“三姨,您太客气了,我就不麻烦您了。您三儿子都已经给我安排好了,我得去找他呢。”

我见状,也赶紧劝道:“张哥,你看你这大老远地跑过来,吃顿饭再走也不迟啊,也不差这一会儿的时间嘛。”

然而,张大肚子还是坚定地摇了摇头,笑着说:“不了不了,我和你三弟早就约好了,我可不能失约啊。你们的好意我心领了,以后肯定还有很多机会的。”

说罢,他站起身来,走到我身边,轻轻地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久泰啊,你和三姨都要多注意身体,保重自己啊。那我就先走啦。”

母亲见状,连忙送他到门口,还不忘叮嘱道:“张洪义啊,你到了敬老院之后,记得给我们来个信儿,让我们知道你平安到达了。”

张大肚子满口答应着,然后转身迈步离去。我站在原地,静静地看着他渐行渐远的背影,心中涌起一种难以言喻的感觉,似乎有一些失落,又似乎有一些感慨。

谁能想到,这一走竟然是永别。没过多久,就传来张大肚子在敬老院去世的消息。他才六十多岁,正是该享清福的年纪,却这样匆匆离开了人世。

他死后没有进家族坟地,听说他外甥很少给他上坟。每次想起张大肚子来家里的那天,他的音容笑貌还历历在目,可如今却已阴阳两隔。人生无常,有些告别,真的就是最后一面 。

又一个下午,我像往常一样,独自一人待在宝东的出租屋里,尽情地沉浸在书本的世界里。午后的阳光透过窗户,轻柔地洒在书页上,仿佛给文字披上了一层金色的纱衣,形成一片片温暖的光斑。

就在我沉醉于书中的情节时,一阵突如其来的敲门声,像一把利剑刺破了这份宁静。我有些不悦地放下书,缓缓起身,朝着门口走去。

“谁啊?”我一边问,一边伸手打开了门。

门开的瞬间,我看到了门外站着的纪万林。他脸上挂着那熟悉的笑容,就像阳光一样灿烂,让人感到无比亲切。然而,他身上还带着些许外面的风尘,仿佛刚刚经历了一段不短的旅程。

“好几天不见啊!”他一开口,那爽朗的声音便如同一阵春风,瞬间吹散了我心中的些许烦闷,也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

“万林,快进来!”我热情地招呼着他,连忙侧身让他进屋。

他走进屋子,目光随意地扫了一圈,最后落在了我堆放在桌上的那些书籍上,笑着说道:“还是老样子,爱看书。”

我给他倒了杯水,然后在他对面的椅子上坐下,微笑着问道:“你怎么有空过来了?”

纪万林接过水,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然后缓缓说道:“我和玉珍买了个楼房,想着来跟你说一声。”

“那可真是好事啊!不过你这小楼离我这儿可够远的。”我由衷地为他们高兴,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

纪万林见状,嘴角也微微上扬,露出一抹淡淡的微笑,接着说道:“还有个事儿,我家大哥从天津回来了,听说你回了宝东,嚷着要跟你喝酒叙叙旧呢。”

我一听,心中顿时涌起一阵欣喜,仿佛有一股暖流在身体里流淌。我连忙追问:“柏林哥回来了?那可真是太好了!我一直都很想念他呢。他这些年在天津过得咋样啊?”

纪万林稍稍皱了一下眉头,叹了口气说:“唉,自从粮库解散后,他的日子过得也挺不容易的。一开始,他领着张深松他们去山里包地,本以为能有个好收成,结果却发现情况并不乐观。后来没办法,他就只能去天津打工了。具体过得咋样,等咱们见面了,让他自己跟你说吧。”

我点点头,表示理解,然后毫不犹豫地说:“行,没问题!我肯定得去啊!这么久没见了,正好可以好好聚一聚,聊聊彼此的近况。”

纪万林听我这么说,脸上的笑容也变得更加灿烂了,他说:“那就这么定了!我跟姐姐说好了,到时候咱们一起去她家,好好喝一顿!”

我欣然应允,和纪万林约定好了时间,便一同前往赴约。

一路上,我心情愉悦,脚步轻快,脑海中不断浮现出与纪柏林昔日的点点滴滴。终于,我们来到了约定的地点。

刚一下出租车,我就远远地看到了纪柏林。他站在门口,身材魁梧,声音洪亮,老远就大笑着迎了上来:“哈哈,可算把你盼来了!咱可有年头没见了啊!”

我们坐下后,酒菜很快就上齐了。纪柏林端起酒杯,一饮而尽,说道:“这些年在外面,啥苦都吃了。钱没挣到几吊,但是混了个好体格,也算值了!”

我也端起酒杯,和他碰了一下,“ 听万林说你去山里包地了?”

纪柏林苦笑着摇摇头:“包地哪有那么容易啊,折腾了一阵,发现根本行不通,就去天津打工了。不过在天津也见识了不少东西。”

我们一边喝着酒,一边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聊得不亦乐乎。不知不觉,天色渐晚,这才各自散去。

纪柏林返回天津不久,就来信了。信里的内容却如同一记重锤,砸得我心头一震。他被诊断出了癌症。

玉珍和纪万林两口子,还有纪凤君两口子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立刻马不停蹄地赶往天津去探望他。一路上,他们心中充满了担忧和不安,不知道纪柏林的病情究竟如何。

当他们终于到达医院,看到病床上的纪柏林时,每个人都被眼前的情景震惊了。原本那个健壮、爽朗的纪柏林如今变得憔悴不堪,脸色苍白如纸,身体也因为病痛而变得虚弱无比。

玉珍忍不住红了眼圈,泪水在眼眶里打转,她声音哽咽地说:“柏林哥太可怜了,在医院里受了太多苦。”纪万林也沉重地叹了口气,“是啊,那么硬朗的一个人,竟然被病痛折磨成这样。”

然而,更让人痛心的是,后来他们得到了一个更加令人难以置信的消息。纪柏林在医院里不堪忍受病痛的折磨,竟然选择从窗户跳了出去。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当我听到这个消息时,心中犹如打翻了五味瓶一般,各种滋味涌上心头。纪柏林是那么一个响当当的汉子,他的一生都在与生活的苦难做斗争,无论遇到多少挫折和困难,他都从未低头。可如今,他却以这样一种决绝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生命,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

在宝东的日子里,每当我想起纪柏林,他那喝酒时的豪爽、聊天时的开怀就会浮现在我的脑海中。他的一生虽然不算久,但却充满了故事和传奇。他的离去,让我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生命的脆弱和珍贵,也让我更加懂得要珍惜身边的人和当下的生活。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一世倾城(邪王追妻:废材逆天小姐)全民,开局漫游枪手,BOSS直岳风柳萱小说免费阅读丑女种田:山里汉宠妻无度光灵行传婚情不负:腹黑总裁恋逃妻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兵王传奇医武兵王陆轩重生空间之少将仙妻你是我的难得情深不是戏神从明星野外生存秀开始龙王劫,盛宠逆天商妃穿成反派BOSS的小娇妻农女致富记走出深渊,我即是深渊都市小保安战神医婿江辰唐楚楚全集免费阅读下载弃女重生:神医太子妃乾坤剑神我们的少年时代:2四合院:不要算计我红包游戏:我提现了商业帝国医术助我拿下狂傲夫君重生另嫁小叔,夫妻联手虐渣不死武皇一世倾城直播:在线放牧,我有万亩草原最豪赘婿高端食材供应商这重生不太对劲华娱:从跑男开始出发!美食:随机摆摊,顾客疯狂抢购江湖话事人庞医生的小嗲精重生80年代好日子岳风柳萱免费阅读大结局开局主角上门?我成他姐夫!化身系统,宿主莫慌,我来了!炼狱孤行者高武:开局修改锻体法震惊世界我演化的物种,都叫我创世神道士不好惹(又名:古井观传奇)神级逗比系统温水煮沫沫慕林灰雾灭世,我是行走吸尘器糟糕!假死脱身后被女主逮住了奉旨抢亲,纨绔太子喜当娘
墨坛书屋搜藏榜:锦云谋票房女王安哥拉风云2009龙虎香江亲手亲嘴把十八线小明星养成天后诸天猎杀者看到成功率,我被相亲对象绑架了校园绝品医王重生之一路随心隐婚总裁的小祖宗甜哭了婚约对象是七位师姐,我要退婚!神医龙婿绝地大探险第一符师:轻狂太子妃解甲归甜(重生)怀孕后,前任小叔找上门要负责东宫禁宠带着空间当熊猫米豆和他的体验屋超级军工霸主系统绑错,我躺赢成仙田园神豪苟在都市修个仙四合院里的喜剧重生八零之军少的毒妻惊!王妃一脚踹翻了王爷的轮椅天生媒运华娱从仙剑开始曹军打赏女主播,我能无限提升修为我有一个万能系统商城都市:霸道总裁爱上我郡主当道:美男有点多闪婚之秘爱成瘾都市至尊医仙七零,恶毒女配奋斗日常私宠:婚前试爱神临觉醒:我成为异世五条悟森罗大帝最强狂兵山晋江湖,我全家都是黑道系统让我当贤妻良母龙族之从挖卡塞尔墙角开始重启白金时代重生为君我的灵器被妹妹直播抽奖了夫人虐渣要趁早全书反派都宠她爱上秦楼重生八零奶萌包占卜师:基础能力干翻全世界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双穿:从在厕所捡到修真少女开始梦悟修仙遵纪守法,但小弟全是鬼火战神雪狼的使命风水神医林大山校花生了,我成了天帝也成了奶爸开局踹了女知青,我靠打猎发家致富雨夜后,陷入黑道女王的宠溺陷阱回乡种田,打造人间圣地系统赶时间,让我每秒签到一次过去的五十年蛮荒宇宙我是黄毛你让我当救世主红与绿,普通人实现发财梦开局一把破弓弩金币全靠打山贼爆签到:开局就只给1000万?神豪系统,我的钱比银行还多空间主宰,我的超凡崛起魂体穿越,超圣物流师重生十年前,买彩票岂不是发财了国运:排核废水入海,随机婚配游戏降临修真界卖灵药,血肉界卖钢铁重生86:死刑犯的身世之谜雪狼王:开局捡俩婴儿居然是女帝转世?江湖情长开局,直接干到荒岛狱中十七年穿越千年:赴一场红颜之约小说里当叛逆路人甲透视医武在身的外卖骑手谍战,想要活下去的穿越者老赵的退休生活修仙,从凶宅试睡员开始表白你不同意,变心你哭什么我其实没想重生啊道长别耍了,你管这叫科学?破无垠1980重生:重工帝国的诞生藏宝阁重生78:老婆求我收容她姐姐高武:重生之校园霸主送个外卖也能成凯甲山野村医多快活转职农民:建造空中岛屿作恶者,你的命我来收落魄后,舔狗前妻竟然馋我身子?欲海重生谍战,越坑鬼子越升职妻心贪婪之诱惑江湖路:黑色王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