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圣火坠落
三月三的霸王岭像被山兰酒泡透了。青灰色的船形屋披着木棉红,黎锦扎染的三角旗在椰风中翻卷,火纹、鹿纹、人形纹在阳光里流淌,像极了老人们口中祖先从天上带下的彩虹。陈雨桐的无人机刚掠过祭坛,就被黎族阿婆用织锦梭子敲了敲镜头——在黎峒文化园,对着圣火仪式拍照是禁忌,更别说航拍了。
“阿妹莫怪,老祖宗的规矩。”说话的是王阿牛,他斜挎着雕花木弩,道公袍上的火纹刺绣新得能滴出油,“等下钻木取火时,你站到‘奥雅’身后第三根石柱旁,那里看得见‘火凤凰’显灵。”
陈雨桐瞥了眼这个自称“半个道公”的黎族青年。他鬓角沾着山栏米,腰间别着的智能手机比木弩还显眼,很难让人相信他真能主持祭祀。但此刻祭坛中央,七名道公已围成火塘,最年长的符阿公正用龙被包裹着百年老钻木,枯槁的手掌在黎锦“火纹”图腾上反复摩挲,念念有词:
“天火降兮照黎疆,木中生火育八乡——”
(黎语原音:tian hue xàng hi dǎu Li gēng, mu dui sěng hue yuk bā hēng)
随着最后一个颤音落地,符阿公突然睁眼,浑浊的瞳孔里映着跳跃的火星。他布满纹身的手臂青筋暴起,钻木在火草上飞速旋转,青烟刚冒头,围观人群便爆发出整齐的“呜喂——”声。陈雨桐注意到,符阿公左手无名指少了半截,那是黎族道公接受“火刑试炼”的标记。
火星溅落的瞬间,异变陡生。
火苗刚窜起三尺高,突然发出“滋啦”声响,像被泼了冰水般萎缩成幽蓝色。符阿公的手掌在焦黑的钻木上猛地一滞,喉间发出破风箱似的咯咯声,苍老的面容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干瘪下去,皱纹里渗出细密的黑血,在火纹图腾上蜿蜒成扭曲的符号。
“阿公!”人群中冲出个穿“海军领”筒裙的少女,正是符阿公的孙女符玉梅。她鬓角的银铃响得慌乱,胸前的黎锦荷包还绣着未完工的火凤凰——那是三月三少女定情的纹样。但她刚跑到祭坛边缘,整个人突然踉跄着向后退,仿佛被无形的手推搡,绣着五色花蝶的裙摆扬起,露出脚踝处新纹的“禁公眼”图腾。
陈雨桐的无人机恰在此时掠过祭坛上空。镜头里,幽蓝的火焰上方浮动着诡异的光斑,像只展翅的巨鸟,尾羽拖曳着火星划过夜空,转瞬即逝。下方,符阿公已倒在火塘边,五指深深插进焦土,掌心纹着的“天火”图腾正渗出黑血,将地面的黎锦火纹染成暗紫色。
“圣火灭了!祖先鬼发怒了!”不知谁喊了一声,人群顿时炸开了锅。穿花衬衫的游客们尖叫着后退,撞翻了摆放山兰酒的竹案;黎族妇女们慌忙解下头巾,用“送鬼”的姿势拍打地面;几个戴安全帽的施工队成员趁机混进混乱的人群,向祭坛方向移动。
陈雨桐顾不上无人机,挤到符阿公身边。老人的皮肤触感像晒干的树皮,脉搏细若游丝,胸前的银铃“道公扣”不知何时断裂,散落在火纹图腾旁。她捡起一枚刻着“火”字的银铃,突然注意到符阿公指甲缝里卡着半片焦黑的纤维——那不是火草,而是某种编织物的残片,纹路与祭坛中央的黎锦图腾完全不同。
“玉梅!玉梅去哪了?”符阿公的儿子符阿强在人堆里大喊。陈雨桐这才发现,刚才冲向祭坛的符玉梅不见了。她的黎锦荷包掉在火塘边,绣了一半的火凤凰尾羽上,凝固着几滴暗红的血珠,像被火烧焦的羽毛。
祭坛西侧的椰林传来枝叶晃动的声响。陈雨桐拨开人群,只见月光漏过椰叶,在泥地上投下斑驳的影。某个黑影闪过的瞬间,她看清了那是条绣着“人形纹”的黎锦筒裙——那是只有在黎族葬礼上才会出现的纹样。
“抓住她!”王阿牛不知何时出现在她身后,木弩已对准椰林,“玉梅碰了‘禁公包’,她被祖先鬼附身了!”
但等他们追到椰林边缘,只有半片撕碎的黎锦飘落。陈雨桐捡起碎片,发现上面用鸡血画着扭曲的符号——那是黎族“禁公”黑巫术中的“火刑咒”,三个火苗状的图案中间,嵌着个小人形,心脏位置戳着根细如发丝的钢针。
远处传来救护车的鸣笛。符阿公的尸体被抬上担架时,陈雨桐注意到他掌心的黑血已凝结成某种图案,像只展翅的凤凰,尾羽正指向西北方的雅加大岭。那里是黎族传说中“天火”降临的地方,也是三天前施工队炸开的山体,据说在岩石里发现了刻着“大元军马到此”的摩崖石刻。
手机突然震动,无人机的相册自动同步完成。陈雨桐点开最后一张照片,瞳孔猛地收缩——幽蓝火焰上方的“火凤凰”虚影,分明是个人形轮廓,展开的双臂间缠绕着火焰,而在“人形”胸口位置,清晰地映出个黑色的“禁”字,正是黎族古文字里“禁公”的写法。
夜风带来山兰酒的醇香,却混着一丝焦臭。陈雨桐望向祭坛,几个戴白手套的警察正在火塘边勘查,符阿强蹲在地上痛哭,手里攥着符玉梅的银铃。远处,施工队的挖掘机还亮着灯,履带碾过的土地里,半截生锈的铜铃冒出头来,铃身上刻着的“昭和十八年”字样,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圣火熄灭的瞬间,究竟有什么东西降临在了霸王岭?符玉梅为何会带着葬礼用的“人形纹”筒裙?还有符阿公掌心的血纹、无人机拍到的“禁”字虚影,以及施工队挖出的日军铜铃——这些线索像黎锦的经纬线,在陈雨桐脑海里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网,而网中央,是那只转瞬即逝的“火凤凰”,尾羽拖曳着火星,直指深不可测的黎山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