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说蒙得恩被赖文光从家中赶出,心中大骂他狼心狗肺,诅咒其如誓言所说,永堕硫磺火湖,万世不得超生。
但骂归骂,他也无计可施,只得回到驿馆。
此时,萧朝富已酩酊大醉地躺在床上,鼾声如雷。蒙得恩询问随行人员,得知他今晚与萧云骧喝酒,是被萧云骧送回的。
第二日,无人传唤他们,也无人来访。整个宣诏团唯有萧朝富,又被萧云骧拉去喝酒。
虽西王府照例供应饭食,但如何回天京却让蒙得恩犯了难。
此番宣诏,蒙得恩虽未夺下萧云骧的兵权,但此事本就极难,他至少替洪天王骂了萧云骧一番,回天京预计洪天王也不会苛责。
可问题是,该怎么回去呢?
从重庆沿长江而下,出三峡口便进入清妖地盘。
要横穿整个湖北、和湖南、江西北部,才能回到安徽的太平天国控制区。
这些地区处于东西两路太平军的夹击中,清廷又进行经济封锁,对过往船只盘查极严。
此前他们随洋鬼子进重庆,清妖虽盘查,但见克里斯等人金发碧眼,又打着英吉利国和美利坚国的花旗,气势便先弱三分。
《中英南京条约》规定清廷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其后美利坚国、法兰西国分别通过《望厦条约》和《黄埔条约》也获取类似特权。
这些条款虽未规定这几国人可进入中国腹地,但具体执行还要看下面的执法人员。
沿江巡检的清兵,是愿冒引发国际争端,甚至重燃大战的风险阻止洋鬼子船队,还是愿收了克里斯的银子放行?
只要不是傻子,都知道怎么选。
毕竟引发朝廷和洋鬼子大战,无论自己是否正常执法,都没好果子吃;而放行,却能收到克里斯白花花的银子。
所以克里斯带船队到重庆,虽沿途遭清军阻拦,但也未敢逐船检查,多是收了银子便放行,蒙得恩他们也跟着顺利到达重庆。
但这些洋鬼子是西王招募来做事的,一时半刻不打算回去。
蒙得恩他们要回天京,只能自己想办法。
他们要穿行清廷地盘,就得剃头留辫,扮做行商。且宣诏团队带过来的天王仪仗、旗号都不敢携带,否则一被查出,就是个当即斩首的结果。
天京城内的天王还等着他们的消息呢,如何能死在路上?
但按天国制度,天王诏旨是“天父天兄旨意”,宣诏仪仗是神权象征。
丢失这些物品等同于亵渎天威,是要“动摇国本”,触犯“逆天”大罪,宣诏团队首领一般会被处决或杖刑。
蒙得恩虽是天王亲信,但此次来重庆宣诏行为,是天王未经东王府批准的首次独断专行。
若这般狼狈回去,天王权威必大损。
东王派系的人,面上不会说什么,甚至还会一起骂萧云骧叛逆,但私底下肯定会嘲笑天王自不量力。
天王脾性暴虐,就算蒙得恩有救驾之功,谁敢保证不被发怒的天王砍了?
蒙得恩正一筹莫展时,萧朝富又醉醺醺地被西王府人员送回。
他告知蒙得恩,萧云骧已安排好,明天他就回天京,还会一并带走东王府人员。
萧云骧还称,东王府旗号要一并带走,若蒙得恩非要阻止,就让萧朝富回去给东王说清楚,不是萧云骧无视东王府权威,而是蒙得恩从中作梗。
至于天王府的人员和仪仗怎么办,萧云骧没做吩咐。
蒙得恩再问,萧朝富就来来回回就这几句话,再无其他言语。
问及他和萧云骧的见面地点和言语细节,萧朝富便眼神警惕,闭口不言。蒙得恩无奈,也不敢为难他。
晚饭时,蒙得恩派亲随到重庆一大酒楼,置办一桌好酒菜送到驿馆。
起初他们并没叫上萧朝富,只是故意和几个亲随吆五喝六、喝酒吃肉。
待萧朝富被酒香吸引过来,蒙得恩虽面色不虞,但碍于西王面子,勉强邀请他加入。
萧朝富一向嗜酒,便毫不客气地吃喝起来。众人又刻意奉承劝酒,不多时他便喝得烂醉。
蒙得恩让几名亲随将萧朝富抬回房间,屏退左右,仔细在他身上搜查,最后在他贴身口袋里搜出两封信。
一封是萧云骧写给前西王妃杨宣娇的,也不封口。
蒙得恩打开一看,虽整篇文章有些胡言乱语,但总体来说还是日常的问候话语,并无特别之处。蒙得恩看过后,就把它塞回萧朝富怀里。
另外一封却是被蜡封严实,且盖有西王萧云骧印鉴。
信封上歪七扭八地写着“东王殿下亲启”六个字,右下角有个小小的“萧”字落款。
他拿着信回到自己卧房,当即唤来一个亲随。
宣诏团队里自有奇人异士,以备不时之需。这个亲随就擅长在不破坏原蜡封的情况下,通过加热软化,打开信封。
那亲随得蒙得恩吩咐,就用点着的蜡烛,缓慢又小心地加热火漆边缘。待蜡层软化后,又拿出柄极薄极细的小刀,慢慢挑开封口,取出一张信纸来。
蒙得恩接过信纸,在灯下细看。果然是萧云骧写给杨秀清的书信,里面用和封面一样歪七扭八的字体写道:
---
阿骧跪禀东王九千岁金安:
自前年八月,在长沙城外叩别九千岁尊驾,算来已两年没拜见。
山里孩子不会弯弯绕,这两日接到天王诏书要收我兵权,心里实在憋屈,只能如实向九千岁诉苦伸冤。
前年我哥西王升天,若无九千岁按天父旨意扶我顶香火,西旗当时就没了。九千岁拍板说“西旗不能倒”,阿骧记在心里,也感激到骨子里。
这两年带弟兄们进四川,天天按九千岁教的“刀把子捏稳,粮仓子填满”办事,现在四川全省已打下,汉中府也抢过来了,都是天父看顾的缘故!
天王远在天京念天条经,不了解四川具体实情。从天京派来的酸子骂我搞邪路,还要夺我兵权。
亏得九千岁没给圣旨盖印,不然我这西旗早被人抢去了!弟兄们都说:“东王懂实情,天父附他身!”
山里人认死理——天父传言比纸片子管用!九千岁叫往东,阿骧绝不往西!四川二十万兵马,全凭九千岁一道令箭!
阿骧叩首。
甲寅四年八月 西王府
---
书信简短,且未按太平天国礼制,写上一大串东王头衔,落款还用萧云骧的小名“阿骧”。
虽不合规矩,却透着一股亲切感。
整封信主旨只有一个:只认东王,不认天王。
蒙得恩怕记不住,当即用纸匆匆誊下内容。
信只有三百余字,他匆匆抄完,又让亲随小心将信纸按原有痕迹叠好,放回信封,再软化蜡层并按压原印章,重新封好。
蒙得恩回到萧朝富房间,将书信塞回他怀里。好在萧朝富仍烂醉如泥,倒也不费功夫。
做完一切,蒙得恩回房坐下,颤抖着双手给自己倒了一杯茶水,一口饮尽,心脏仍砰砰直跳。
萧云骧狼子野心,昭然若揭,自不再言。
但蒙得恩久在天王身边,深知此时天京城内,天王与东王关系微妙,双方你来我往,正暗自较劲。
旁人牵扯其中,稍不留神,便是一个粉身碎骨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