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马上揣摩起了李暄的想法。
他让蓝玉推脱掉准备毒酒的差事,目的应该还是逼自己让他去准备毒酒。
好一箭双雕,既杀秦王,又送掉自己的性命。
“虽不知你是如何把蓝玉治的服服帖帖,不过只要咱不同意,你就不可能如愿!”
朱元璋的目光来到了蓝玉的身上,语若寒霜:
“你想抗旨?”
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却是让蓝玉觉得有些喘不过气。
这么一瞬间差点就下意识地摇头说不敢了。
得亏李暄之前说的那番话足够唬人,他才勉强忍住了这一冲动,按照李暄教的和朱元璋解释了起来:
“非臣想要抗旨,臣实无可奈何!若是让臣去准备毒酒,定难保公正!不瞒陛下,刚刚臣打了个瞌睡,竟是久违的梦见了皇后娘娘!皇后娘娘与臣说起了秦王的事情,娘娘非常的难过,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并且还特别自责,和臣说,都是自己没管教好,才让秦王犯下如此大错!还说,希望臣能给秦王一个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
“臣以为,这是皇后娘娘托梦啊!娘娘于臣有莫大恩情,听娘娘如此一说,臣如何狠得下心为秦王准备毒酒?故而,臣恳请陛下另外择能臣!”
话音落下,朱元璋顿时怒不可遏,眼中几乎能喷出火来了。
不过,这股怒意并非针对蓝玉,而是李暄。
你他娘的找死!
连咱的妹子都敢编排?
只是怒了没一会儿,朱元璋心里又变得无奈起来。
他发现,自己貌似真就拿李暄一点办法都没有。
百官畏惧朱元璋,无非是因为朱元璋掌握着生杀大权。
可李暄父母双亡,无亲无故,还有着如同茅坑里石头一样坚硬的赴死之心。
杀他?那叫正中下怀,一点都不解气,反而还会让自己更加难受。
朱元璋都能想象的出来,如果自己将李暄赐死,这混账东西在刑场上仰天狂笑,催刽子手动作快点,是不是没吃饭的场面了。
行吧!算你狠!
不过,咱也不是吃素的!
就算不让蓝玉去负责此事,咱也有的是能用之人!
朱元璋如此一想,就准备开口拆李暄的招。
然而李暄却抢先一步开口了:
“皇后娘娘乃是秦王生母,不忍秦王赴死,故向凉国公托梦,既然皇后娘娘会与凉国公托梦,那么,陛下将此事交给其他人去负责,娘娘多半也会再与其他人托梦,而皇后娘娘母仪天下,不仅让朝中文武敬佩,更是让天下百姓爱戴,可想而知,无论是谁都不会忍心拒绝皇后娘娘的哀求。”
“所以不管是谁,都没法在这件事上做到公正,唯有经历了丧女之痛的陈伯是个例外!为了彰显天道之大公无私,陛下之大公无私,臣恳请陛下下旨,令陈伯负责准备毒酒,以及准备验毒禽兽之事!”
其实,李暄是想说只有自己是例外的。
但考虑到朱元璋不可能接受,便退而求其次,选择了陈伯。
“……”
朱元璋“换人”的话直接卡在了喉咙里头。
眼睛瞪的极大,死死盯着李暄。
若是让陈伯去负责此事。
那……
绝对不可能如他所想,两杯都是无毒之酒。
这样的结果朱元璋难以接受!
可不同意的话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到时候,不管是换谁来,李暄都可以用马皇后当借口说事,不承认?那就是为了维护马皇后的声誉,强行辩解,马皇后都托梦给蓝玉了,怎么可能不托梦给你?届时,只要蓝玉站出来,表示是这样的,那大多数的人,只怕都会相信李暄的话。
届时,他虽然也可以强行将原本的计划执行下去,保住秦王。
可民间绝对会流传,他朱元璋是个无道之君,为了包庇十恶不赦的秦王不择手段,否则为何不敢让受害者陈伯去负责此事?
因为……再多的谣言,也盖不住西安府那些惨死的百姓的鸣冤之声,强行去保秦王,本就是他有错在先!哪怕事情真的全部按照他的意愿去发展,后世,依然会有人因为这件事,批评他朱元璋无道。
其实,自己的声誉受到一些损害,朱元璋是能接受的,毕竟他杀的人已经够多了,也不在乎多背负一些恶名,可问题是给李暄这样一搞,影响的多半不只有他朱元璋,很可能会有人说马皇后自私,对百姓的灾难视而不见,不惜托梦也要纵容秦王之恶,这种声音可能少,但绝对会有!
对朱元璋来说,马皇后声誉受损,比自己声誉受损还要不能接受。
“算你狠!”
朱元璋咬牙切齿对着李暄说出了这三个字。
接着瘫坐在龙椅上,长叹了一口气说:
“准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