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政王载沣时常满脸疲惫地来到宫中,摄政王与大臣们商议国事的时间越来越长,每一次出来,神色都愈发凝重。
载沣还会时不时把朕叫到跟前,教导朕身为皇帝该有的担当,尽管朕明白,这或许只是摄政王对往日皇家威严的最后坚守。
摄政王载沣和隆裕太后却在筹备朕的生辰时,满心都是焦头烂额与无奈。
从1个月前开始,内务府呈上生辰庆典的初步方案,后来经过隆裕太后几经修改。
隆裕太后看着那多次修改只剩一些冲冲场面的奢华排面的流程方案,只觉得很有皇家排面虽比不上老佛爷在世时的寿辰庆典但如今形势也只能如此。
隆裕皇太后抬手揉了揉太阳穴,声音疲惫地对摄政王载沣说:你也看看皇上的生辰单子及流程安排的怎么样?
摄政王载沣在接过单子细致看过后,说道:“都什么时候了,还搞这些虚头巴脑的,南方乱成那样,咱们的银子也不宽裕,这庆典得省着办 。”
载沣微微颔首,眉头紧锁,眼神中满是忧虑。
隆裕太后却对摄政王叹息的说道:这流程单子已经是应着南方闹革命已经改过两次的了,再节省就越发不成体统了。
若这皇家的脸面都没了,那朝堂众位臣公天下的百姓,只怕以为大清真是强弩之末了。不过摄政王所言也是道理。
于是,削减开支成了首要任务但也要求尽量保持皇家的排场极其威严。
原本计划从江南采办的珍稀贡品被取消,那些精美的苏绣、剔透的瓷器,通通被搁置。
宫内装饰也没有大量铺张,不再像以往那样用大量的丝绸和珠宝花木装点宫殿。
仅在太和殿等重要场所装饰了象征喜庆的红绸及一些常见的石林花景,可那红绸在冷风中飘动,显得格外单薄。
御膳房那边,御厨们本又拟好了一桌满汉全席,各种山珍海味应有尽有。
载沣看着菜单,思忖片刻后,大笔一挥,划去了大半昂贵菜品,只留下几道能撑撑排面的菜品,其余膳食一如平常。
还特意嘱咐:“如今局势艰难,万不可再铺张浪费,皇上也能理解。”
歌舞表演,戏曲杂耍等节目不在另外大肆排练,只弄一些寻常的歌舞,杂耍,戏曲,能让皇帝过好这个生辰能够乐呵乐呵就是了。
可即便如此,还有袁世凯那边的压力。
袁世凯派亲信进宫传话,话里话外暗示和谈事宜要紧,朝廷不应在这种时候耗费过多精力与财力办庆典。
且前方军事艰难,军费不足,以求朝廷能够快速剥下钱粮。
隆裕太后气得脸色发白,却又不敢发作,只能暗自垂泪。
载沣则紧握着拳头,心中满是愤懑,却又深知无力与袁世凯抗衡。
为了保卫生辰宴的安定,摄政王载沣调来了禁卫军,可这些士兵士气低落,不少人私下里都在议论着革命的事。
载沣看着他们,心中满是担忧,生怕在这关键时候出什么乱子。
到了生辰当日,整个宫廷虽然装点了一番,表面喜气一堂,嫣笑艳艳。但处处透着压抑。
隆裕太后强颜欢笑,陪着朕坐在主位上,眼神却时不时飘向宫外,似乎在担忧着什么。
载沣站在一旁,时刻警惕着周围的一切,面对群臣的祝贺,也只是机械地点头回应。
这场生辰宴,在一片压抑与敷衍中进行着,每个人都知道,这盛世的余晖即将消逝,未来一片迷茫 。
凌霄(溥仪)身着明黄龙袍,端坐在太和殿那冰冷的龙椅之上,望着殿下群臣,心中却无半分身为帝王的自得, 心中却满是苦涩与惊惶。
今日是凌霄最后一个皇帝生辰,这看似繁华的庆典,却如暴风雨前的宁静,凌霄深知,如今辛亥革命的来临,生辰过后不到10日自己便要退位了。
可这紫禁城的红墙金瓦,在凌霄眼中却似一座华丽的牢笼。
三年前,凌霄(溥仪)被推上这皇位,那时的自己还不懂这“皇帝”二字背后沉重的含义。
可如今,不过三年,这天下已翻天覆地。
辛亥革命的烽火燃遍南方,诸省纷纷独立,那燎原之势,似要将这延续千年的封建帝制彻底焚毁。
朝堂上众大臣恭亲行礼呼道:“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殿下的朝拜声此起彼伏,可凌霄听着这声音里,再没有往日的忠诚与敬畏,更多的是敷衍与无奈。
凌霄看着眼前的一切,这奢华的宫殿、精美的宴席、谄媚的臣子,都如过眼云烟。
凌霄知道,这繁华不过是回光返照,自己的退位,不过是时间问题。
曾经,凌霄以为这皇位是至高无上的荣耀与权力,登基成为皇帝之后,可以凭借自己前世所学改变大清,可如今才明白,它更像是一副沉重的枷锁。
凌霄无力改变这历史的洪流,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大清王朝在风雨中摇摇欲坠。
今日的生辰宴,或许是凌霄作为皇帝的最后一次狂欢,可这狂欢背后,却是无尽的悲凉与绝望。
眼前的景象热闹非凡,大殿内张灯结彩,宫女太监们穿梭其中,大臣们纷纷献上奇珍异宝,口中说着吉祥话。
可凌霄(溥仪)却觉得这一切如此虚幻,仿佛只是一场转瞬即逝的美梦。
凌霄的目光扫过每一个人,试图从他们脸上找到一丝真诚,却只看到了虚伪与敷衍。
凌霄想起了自己登基的那一天,年幼的自己被抱上这冰冷的龙椅,面对这陌生而又威严的一切。
那时的凌霄,根本不知道皇帝意味着什么,只觉得这一切都让凌霄害怕。
而如今,凌霄渐渐明白,这皇位带来的并非无上的荣耀,而是无尽的枷锁与责任。
凌霄曾试图做一个好皇帝,想要改变这腐朽的王朝。
凌霄在摄政王载沣和隆裕皇太后共同处理商议正事时,提出自己的看法见解,想要成为一个有作为的君主。
可凌霄却发现,自己不过是一个傀儡,被各方势力操控着,根本无法施展自己的抱负。
在摄政王和隆裕太后眼中皇帝始终只是一个几岁不干世事的小孩,对于凌霄的建议总是敷衍了事。
即便凌霄有时想方设法加大对他们进行些影响,但对于中国清朝历史的改变那也是微乎其微的。
凌霄看着这个王朝在自己眼前逐渐走向衰败,却无能为力。
袁世凯,那个野心勃勃的权臣,如今手握中央实权,周旋于南北之间。
袁世凯表面上对皇帝恭敬有加,可凌霄知道,袁世凯心中早有盘算。
近来,袁世凯屡屡向清廷施压,主张南北和谈,实则是为自己谋求出路。
朝中大臣们,有的惶恐不安,有的心怀鬼胎,面对这大厦将倾的局势,竟无一人能拿出良策。
在这最后的帝王生辰里,凌霄感受到了从未有过的孤独与无助。
我是溥仪,大清的皇帝,却也是这历史洪流中的一颗棋子。
凌霄不知道未来等待自己的是什么,但凌霄知道,从这一刻起,自己的人生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凌霄望着大殿外的天空,心中默默祈祷,希望这场风暴能够来得慢一些,再慢一些。
可凌霄也明白,这不过是自己的一厢情愿罢了。命运的齿轮已经开始转动,自己无力阻止,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切发生。
生辰宴结束后,日子并未因那短暂的繁华而改变。紫禁城里依旧是规矩森严,可凌霄却察觉到一种愈发压抑的氛围,好似所有人都在等待着什么。
凌霄望着那被夜色笼罩的宫殿,凌霄轻声叹息。再见了,这紫禁城;再见了,这帝王的虚名。明天,又会是怎样一番光景呢?
在宫女太监服侍溥仪回寝宫的路上。心思感慨想要自己走一走。
待众人退下,让乳母在原地等自己。凌霄独自一人漫步在紫禁城的宫墙之下。
月光洒在石板路上,拉出自己孤独的影子。
远处,似乎听到宫外传来了百姓们欢庆革命胜利的声音。
这天下,即将不再是爱新觉罗氏的天下,而凌霄,也将从这云端跌落,成为一个普通的凡人。
隆裕皇太后也变得沉默寡言,除了日常的请安,隆裕皇太后很少主动与溥仪交谈。
有时溥仪去给隆裕皇太后请安,会看到隆裕皇太后坐在窗边,望着窗外的宫墙发呆,眼神中满是迷茫与无助。
宫中的太监宫女们,往日里的热闹劲儿也没了,走路都小心翼翼,生怕发出一点声响。
偶尔听到他们小声议论外面的局势,什么革命军又攻占了哪个城池,隆裕皇太后心里就忍不住发慌。
至此满清朝廷以摄政王为首的王公大臣和皇太后已经接受了南北和谈,准备清帝退位。
为了打发时间,凌霄还是像往常一样读书练字,可心思却完全不在上面。曾经觉得枯燥的皇家典籍,如今看来却像是在讲述一个即将落幕的故事。
这段时间,凌霄仿佛置身于一场醒不来的噩梦之中,知道结局即将来临,却又无力改变。
每一天都过得煎熬,既盼着这一切快点结束,又害怕面对未知的未来 。
想到正在发生的辛亥革命,凌霄心中充满了恐惧。凌霄知道,这场革命的爆发,自己将失去这皇位,失去这紫禁城的一切。
凌霄害怕面对未知的未来,害怕成为一个普通的百姓。
可凌霄又清楚,这或许是这个王朝最好的结局,它已经腐朽到了极点,或许只有一场彻底的变革,才能让这个国家重新焕发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