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寿宫里,宁贵妃得知是曹太妃害李氏和王氏流产,杀死李氏,又给卢嫔下毒的幕后真凶,心中非常诧异。又得知曹太妃是为了给当年的妖妃越氏报仇,想挑拨皇上与母后皇太后之间的关系,让皇上猜忌母后皇太后,宁贵妃心惊。
“没想到曹太妃做了那么多恶毒的事情,害死那么多人。”宁贵妃曾听家里长辈说过,先帝的后宫妃嫔都不是省油的灯,一个个心狠手辣,她当时听了,觉得家里长辈说的太夸张了。现在看来,家里长辈说的都是实话。
“老奴也没有想到啊。”田嬷嬷是宫里的老人,知道先帝在世时,后宫发生的事情。当年,丽嫔她们的死都被查了出来,凶手是他人,没想到这一切都是曹太妃的计谋。“先帝在世的时候,后宫时常死人,后来母后皇太后进宫,后宫死的人才变少。”在母后皇太后进宫前,后宫不是死娘娘,就是死太监和宫女。
“先帝不管不查吗?”
“查了,查出来并不是曹太妃害死的。”田嬷嬷一想到那些年后宫发生的事情,面上不觉露出惊恐的神色,“先帝在世时,后宫的妃嫔非常多,而且皇子也多,所以斗的非常厉害,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那些娘娘的手段都非常狠毒,弄得后宫人心惶惶。”田嬷嬷那个时候只是一个小宫女,没有在后宫妃嫔的跟前伺候,不然她有可能活不到现在。“那些娘娘为了儿子的前程,不择手段地置对方于死地。”那个时候的后宫和前朝,可以用“腥风血雨”来形容。
宁贵妃有点印象,她记得小时候,京城经常有人被砍头。
“老奴记得那几年后宫弥漫着浓浓的血腥味。”那个时候,后宫里的人都胆战心惊,生怕下一个死的是自己。“幸好后来母后皇太后进宫,那些娘娘们也都不是母后皇太后的对手,后宫死的人渐渐变少了,不然还不知道会死多少人。”如果母后皇太后没有进宫,还不知道会是个什么情况。
宁贵妃惊异地问道:“那些娘娘都不是母后皇太后的对手吗?”
“那些娘娘一开始都没有把母后皇太后放在眼里,可后来都被母后皇太后收拾的服服帖帖。”田嬷嬷感慨道,“母后皇太后不仅把后宫管理地井井有条,还深得先帝的信任。”
田嬷嬷没敢跟宁贵妃说,先帝好色、多疑、无情。后宫那几年死了那么多妃嫔,先帝毫不在意。就连皇子们死了,先帝也不在乎。
不说母后皇太后把后宫管理井井有条这一点,就说她深得先帝看重这一点,就不是一般人能做到。就算是元后,也做不到让先帝那么信任她。
“娘娘,母后皇太后的手段在那些娘娘之上,所以千万不能得罪母后皇太后。”得罪母后皇太后的人都没有好下场。
宁贵妃明白田嬷嬷的意思,神色郑重地点了点头:“本宫知道。”曹太妃一事,让宁贵妃看到了母后皇太后的手段。可她不知道的是曹太妃落网一事,只是母后皇太后的手段的冰山一角。
“本宫原以为是惠妃做的,没想到不是她。”这点让宁贵妃有些失望,不过不妨碍她除去惠妃。
永信宫里,惠妃得知真相后,心里长松了一口气。不过,她心里清楚宁贵妃不会因为不是她,就放过她,除非她放弃协助管理后宫一事。
她是绝不会放弃的。她刚协助管理后宫,朝臣们终于想起她的二皇子,也终于有人提起二皇子。
拜访、讨好、投靠她娘家的人也越来越多,这就是她协助管理后宫后带来的效果。
她现在终于知道掌权的重要性,也深刻地体会到掌权带来的好处。
她不仅不会放弃协助管理后宫一事,还要从宁贵妃手里抢夺更多的管理权。
至于曹太妃栽赃陷害她一事,她只能算了,不过她可以利用这件事情来拉拢曹家。
虽然曹家被贬官,还被贬出了京城,但她相信曹家人还会回到京城,能被二皇子所用。再者,曹家去外地一事也能运转一下,可以让曹家在外地帮二皇子笼络、培养人才。
惠妃心里有了主意,便写了一封信寄回娘家,让她父兄着手去办这件事。
宁贵妃和庄妃她们现在看不上了曹家。如果曹家没有被贬出京城,曹家依旧是他们笼络的对象,可现如今的曹家被贬出京城,什么时候回京还不一定,没必要在他们身上花费精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