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娘,要不要教训那两个宋才人,如果不是她们,皇上也不会……”这两个宋才人刚进宫就不请安,不把任何放在眼里,必须得给她们一个教训。
“教训她们做什么。”宁贵妃冷笑道,“你没看到母后皇太后都没有下旨惩罚她们吗?”
田嬷嬷不懂了,一脸困惑地问道:“这是为何?”
“母后皇太后巴不得皇上出丑。”宁贵妃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
田嬷嬷被这句话惊吓到了,心中一片惊骇。
“娘娘,这……”
宁贵妃虽恨极了景隆帝做出这么丢人的事情,但并没有失去理智。
“我们不插手这件事情。”
“可三皇子……”田嬷嬷见大皇子和二皇子都被叫去太和殿,心里替三皇子着急了。
宁贵妃拧着眉头说道:“三皇子终究还是太小了,吃亏就吃亏在这方面。”
“娘娘,我们不能让三皇子吃亏啊。”
“本宫当然不会让三皇子吃亏,但现在还不是时候。”宁贵妃似笑非笑地说道,“皇上今日犯了这么大的错,大臣们一定非常失望。年后恢复上朝,大臣们肯定会又一次地提起立太子的事情,皇上这次没有理由拒绝立太子了。”
“您是说?”
“如今,父亲他们应该已经听说了皇上没有去祭祖一事,想必他们心里也有了谋算,我们暂且等着。”宁贵妃上次吃了亏后,不敢擅自做主,更不敢冒然行动。她会等英国公他们的安排。
“还是娘娘思虑的周全。”
“说起来,还真要谢谢那两个才人,不是她们,皇上怎么会忘记祭祖。”
“娘娘,老奴觉得这两个宋才人不简单,我们还是提防些比较好。”
“本宫心里有数。”
此时,太和殿里一片安静。
原本大臣们应该和景隆帝一起恭祝除夕,但此刻大臣们的脸色一个比一个难看。他们紧闭着嘴巴,不发一言。
站在大臣们最前面的两位苏太傅的脸色阴沉如水。如果不是顾忌今日是除夕,两位苏太傅早就大骂景隆帝了。
御史们板着一张脸。他们的眼神非常愤怒。如果他们不是站在太和殿,他们早就参景隆帝了。
英国公他们低着头没有说话,但眼底却一片戏谑。
大过年的,皇上还真是给了他们一个巨大的惊喜啊。
景隆帝如坐针毡地坐在龙椅上。他面色尴尬,想要说什么,但却不知道该说什么。
他不敢看下面的大臣。他怕从大臣们的眼里、脸上看到愤怒、失望、嘲笑的神色。
大皇子心里充满了恐惧,吓得直接僵住了。
二皇子觉得他的机会来了,他走上前,先是恭敬地向景隆帝行了个礼,然后说了一番吉祥话,比如说祝景朝五谷丰登、国泰民安、社稷稳固,父皇福泽绵长什么的。
这番吉祥讨喜的话打破了太和殿里的沉默压抑的气氛。
大皇子这个时候也反应了过来,结结巴巴地也说了些吉祥话。
两个皇子带头说了些恭祝的话,大臣们也不好一直僵持着不说话。
一些大臣走出来,说了一些祝福的话语,但他们的语气很是敷衍,不像往年那么热情。
最后,两位苏太傅才开口说话。他们只说了一些祝福江山社稷的话,至于祝福景隆帝的话,一句也没有。
景隆帝面上火辣辣的,恨不得马上离开太和殿,远离大臣们。
等大臣们和宗室们说完恭贺的话,景隆帝逃跑似地离开了太和殿。
除夕的午宴在保和殿举办,大臣们陆陆续续前往保和殿,等待着除夕午宴。
等到了保和殿,大臣们三三两两地聚在一起,议论景隆帝昨晚胡来,今日不能祭祖一事。
小苏太傅的神色恢复如常,但仔细看的话,就能看到他眼底的怒火。
他这一生从未做过丢脸的事情,但自从收了景隆帝做学生,他不知道被害得丢了多少次脸。之前丢脸的事情,他可以不在乎,但今日的事情,他却不能不在意。
一想到景隆帝因为好色,忘记除夕祭拜列祖列宗一事,小苏太傅握着茶盏的手不觉用力。
“咔嚓”一声,小苏太傅手中的茶盏碎了,好在没有划破手流血。
过年期间不能见血,也不能流血,不然会倒霉一整年。
站在一旁的小太监非常机灵,赶紧给小苏太傅换了一个新的茶盏。
老苏太傅见儿子气得不轻,安抚他道:“今日除夕不宜动怒,过完年再教训他。”
小苏太傅深吸一口气,把涌上心头的愤怒强压了下去。
“过完年再说。”过完年,他要拿先帝御赐的戒尺抽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