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启明一号”设计文件送出,已经过去了将近六周。按照正常的流程,第一批工程晶圆的cp(circuit probing,晶圆针测)测试结果,应该很快就会出来了。
实验室里的气氛明显变得有些不一样。工程师们的工作效率似乎都下降了一些,时不时会有人心不在焉地望向窗外,或者刷新着那个几乎没什么邮件的公共邮箱。黄耀龙更是坐立不安,一天要往林轩办公室跑好几趟,每次都欲言又止。
这天下午,阳光正好,透过巨大的玻璃窗洒进实验室,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林轩正在和刚刚正式入职、正在熟悉公司各项业务的赵晴鸢讨论着未来在美国设立研发中心(主要吸引顶尖人才和对接硅谷资源)的初步设想。林轩认为硅谷是人才高地,必须尽早布局;而赵晴鸢则从成本控制、法律风险、管理难度等角度提出了不同意见,两人正在进行着理性的辩论。
突然,林轩办公桌上那部专门用于对接台联电业务的直线电话,响起了急促的铃声。
“叮铃铃——叮铃铃——”
清脆的铃声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一颗石子,瞬间打破了办公室的宁静。所有人的动作都停了下来,目光齐刷刷地聚焦在那部电话上。空气仿佛在这一刻凝固了。
林轩的目光也从讨论中的文件移开,落在那部不停欢唱的电话上。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的号码——正是来自新竹台联电!
他深吸一口气,拿起听筒,按下了免提键,平静地说道:“喂,我是启明芯林轩。”他选择用免提,是为了让在场的赵晴鸢和恰好在旁边的黄耀龙、小王等人都能听到。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略显嘈杂的背景音,然后是一个带着台湾腔的、明显有些激动的男声:“喂?是…是林先生吗?我是台联电客户服务部的david chen,陈志明啊!”
“陈经理,你好。”林轩的声音依旧沉稳。
“林先生!大…大好消息啊!”陈志明的声音因为激动而有些变调,甚至带着一丝难以置信的颤抖,“你们那个‘启明一号’……第一批wafer的cp测试初步报告刚刚出来了!结果……结果简直……简直不可思议啊!”
“哦?具体说说。”林轩的心也提了起来,但语气控制得很好。
“良率!林先生!是良率啊!”陈志明几乎是在喊了,“我们随机抽取了5片wafer进行了全覆盖针测,剔除边缘效应后,中间区域的有效裸片平均良率……高达百分之八十八点七!!”
“多少?!”黄耀龙第一个失声叫了出来,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百分之八十八点七!!”陈志明再次确认,语气斩钉截铁,充满了震撼,“林先生!你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对于一颗全新设计、首次流片、而且集成了数模混合电路、复杂度达到近百万门级的芯片来说,在0.5微米节点上,这个良率……简直是上帝的杰作!我们Fab 8A产线的主管亲自去核对了测试数据,反复确认了好几遍!他说他在这条线上干了快十年了,从来没见过这么‘漂亮’的首批流片数据!尤其是……”
陈志明顿了顿,语气变得更加古怪:“尤其是考虑到贵司设计文件中那些……嗯……那些‘非标准’的可靠性增强设计,按照常理,这些设计通常会牺牲一部分良率的,但结果却……太惊人了!我们工程部那边现在都在讨论,说你们启明芯是不是掌握了什么独门的‘设计秘诀’!”
林轩的嘴角,终于抑制不住地向上扬起,露出了一个发自内心的、灿烂的笑容。他知道,自己赌对了!那些基于未来知识进行的“超前设计”和“风险规避”,完美地发挥了作用!
“知道了,陈经理。”林轩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轻松,“性能参数呢?功耗、频率、信噪比这些关键指标如何?”
“完全达标!甚至在几个关键指标上,比你们规格书上定义的还要好!特别是功耗控制,非常出色!具体的详细测试报告,我们会在整理后尽快发给您。”陈志明此刻对林轩的语气已经充满了敬佩,“林先生,恭喜!这绝对是一个里程碑式的成功!”
“谢谢。”林轩挂断了电话。
办公室里,死一般的寂静持续了大约三秒钟。
然后……
“喔!!!!!——”
如同火山爆发般的欢呼声骤然响起,瞬间冲破了实验室的玻璃窗,响彻了整个楼层!
“成功了!我们成功了!”
“88.7%!天哪!我们做到了!”
工程师们如同孩子般跳了起来,互相拥抱,用力拍打着对方的后背,激动得语无伦次。小王甚至抱着旁边一台价值不菲的示波器又蹦又跳。黄耀龙冲过来,一把抱住林轩,激动得老泪纵横:“林生!林生!我们成功了!真的成功了!”
赵晴鸢站在一旁,看着这群欣喜若狂的技术人员,脸上也露出了由衷的、明媚动人的笑容。她看向被众人簇拥在中间的林轩,那个始终保持着冷静、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年轻人,此刻脸上也洋溢着轻松的笑意。她的心中充满了震撼,以及一种……与有荣焉的骄傲。她知道,自己做出了职业生涯中最正确的一次选择。这个年轻的团队,这位深不可测的领导者,未来不可限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