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001年,神州大地。
如果说世纪之交的钟声为中国带来了迈向新时代的憧憬,那么启明芯的“龙芯一号”dVd Soc芯片,则以一种近乎摧枯拉朽的方式,为这个国家数以亿计的家庭,提前送来了数字影音娱乐的盛宴。
时间仅仅过去了一年多,曾经遍布大街小巷、作为家庭娱乐中心的Vcd影碟机,如同被施了魔法般,迅速地从各大商场的货架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琳琅满目、价格却已跌破千元大关的国产dVd影碟机。而这些机器的心脏,几乎无一例外地,都跳动着那颗来自香江启明芯、却被赋予了“龙芯”之名的强大芯片。
“老板!再给我拿一台步步高的dVd!对!就要那个带‘龙芯’的,读碟厉害!” “师傅,您这台新科的能放我们家那几张划道的盗版碟不?听说有‘龙芯’的就能放?” “哟!爱多也出dVd了?还是‘龙芯’的!便宜!来一台!”
类似的对话,每天都在中国从南到北、从一线城市到乡镇集市的家电卖场里上演。消费者们或许并不完全理解什么是Soc,什么是mpEG-2解码,但他们朴素的认知里,“龙芯”就代表着“便宜”、“好用”、“读烂碟牛逼”!这种口碑效应,通过亲友间的口耳相传,形成了最强大、也最不可阻挡的市场洪流。
万燕、步步高、新科、爱多、厦新……这些国产品牌借助“龙芯一号”提供的强大性能和极具竞争力的成本优势,如同打了鸡血一般,疯狂地扩大产能,抢占市场。dVd影碟机以惊人的速度飞入寻常百姓家,迅速取代Vcd成为家庭影音娱乐的绝对主流。
启明芯深圳的芯片仓库,几乎成为了全中国dVd产业链的“心脏起搏器”。每天,来自全国各地的提货车辆排成长龙,黄耀龙和他那支规模迅速扩大的大陆销售团队,几乎是24小时连轴转,处理着雪片般飞来的订单,协调着紧张的产能分配。三星和台联电的生产线即使火力全开,也常常难以满足所有客户的需求。“龙芯一号”成为了真正的“硬通货”,甚至出现了一些小厂为了拿到芯片而私下加价的情况。
根据第三方市场调研机构在2001年中发布的权威报告,搭载“龙芯一号”芯片的国产dVd影碟机,在中国市场的占有率已经达到了惊人的 85%以上!c-cube、ESS、LSI Logic等曾经在中国Vcd\/dVd芯片市场呼风唤雨的国际巨头,几乎被彻底“清场”,只能在一些极其低端或出口转内销的杂牌机型中苟延残喘。他们完全无法理解,也无法应对“龙芯一号”这种近乎“不讲道理”的性价比和市场统治力。
“龙芯一号”,这颗当初被林轩寄予厚望、旨在撬开中国大陆市场的“敲门砖”,已经超额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它不仅成为了启明芯继mp3业务之后最稳定、利润最丰厚的“超级现金牛”(虽然单颗芯片利润率可能不如pioneer高,但其出货量是pioneer芯片的数倍甚至十倍以上),更重要的是,它以一种无可争议的方式,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的新兴市场上,树立了启明芯的技术领导者形象,也为“中国芯”这个概念,注入了第一缕真正耀眼的光芒。
启明芯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凭借着“龙芯”的赫赫威名,在中国大陆市场的品牌影响力和行业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黄耀龙走在国内任何一个电子展或行业会议上,都会被各路厂商的老总和采购负责人奉为上宾。
然而,身处这片辉煌之中的林轩,却并没有丝毫的懈怠。他知道,“龙芯一号”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市场爆发的机遇和竞争对手的空档。技术总是在不断进步的,下一代dVd技术(如蓝光blu-ray)的阴影已经在远处若隐若现。启明芯必须尽快将“龙芯一号”带来的巨额利润,投入到更能决定未来的核心技术研发中去。
但无论如何,“龙芯”登顶中国市场,成为绝对霸主,这已是无可争议的事实。它为启明芯的全球战略版图,增添了最坚实、也最富潜力的一块核心根据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