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启明芯技术团队于芬兰赫尔辛基成功“惊艳”诺基亚工程师的同时,另一支由北美销售副总裁马克·安德森(mark Anderson)带领的精锐小分队,也抵达了位于美国伊利诺伊州莱克县(靠近芝加哥)的摩托罗拉(motorola)全球总部。与诺基亚那略显刻板和严谨的北欧风格不同,摩托罗拉作为美国科技界的元老和无线通信的先驱,其企业文化中既有工程师的务实,也带着美式商业的灵活与…某种程度上的傲慢。
安德森深知这一点。他知道摩托罗拉当时在全球手机市场虽然位居第二,但正面临着来自诺基亚的巨大压力,同时也在努力寻求技术上的突破和成本上的优化,以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因此,他在制定针对摩托罗拉的沟通策略时,除了强调“蜂鸟一号”的技术优势,更着重突出了其能够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商业价值”——即显着的成本降低和快速的产品上市时间。
摩托罗拉的接待规格同样很高,由负责手机平台开发的副总裁亲自出面,并配备了来自硬件、软件、基带、射频等各个部门的技术专家。他们的评估流程同样严谨,但风格上似乎更偏向于“结果导向”。相比于深入探究启明芯的底层技术细节,他们更关心的是:你的芯片能不能稳定地运行我们的软件平台?能不能兼容我们现有的射频前端模块?能不能帮我们把下一款主打性价比的RAZR系列(或类似定位的平行世界产品线)的成本再降低10美元?
启明芯的团队早有准备。他们带来的不仅仅是标准的参考设计板,还有一套基于“蜂鸟”平台、初步适配了摩托罗拉当时常用的p2K(platform 2000)软件平台的演示系统。
“先生们,”安德森用他那富有感染力的美式英语开场,“我们知道摩托罗拉一直在寻找能够提升产品竞争力、同时有效控制成本的创新解决方案。今天,我们带来的启明芯‘蜂鸟一号’Soc,正是为此而生!”
接下来的技术演示环节,启明芯团队同样表现出色。“蜂鸟”在性能、功耗、多媒体能力上的优势显而易见。特别是当启明芯的工程师现场演示,如何利用“盘古”EdA工具提供的快速原型验证能力,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就完成了一个针对摩托罗拉特定需求的接口逻辑修改和验证时,更是让在场的摩托罗拉工程师们印象深刻。
“你们的EdA工具……真的能做到这种程度的快速迭代?”一位负责芯片验证的摩托罗拉高级经理惊讶地问道。
“是的,”随行的启明芯后端工程师张伟自信地回答,“这是我们启明芯的核心优势之一。自研的EdA平台让我们能够更快速地响应客户需求,进行定制化设计和优化。”
然而,摩托罗拉的技术专家们也并非等闲之辈。他们很快就抓住了“蜂鸟”方案中可能存在的“软肋”——作为一个新进入者,启明芯在与摩托罗拉现有庞大而复杂的软件生态(特别是p2K平台)的兼容性和适配性方面,缺乏长期的验证和积累。
“你们的SdK看起来很全面,”一位负责软件平台的高级架构师提出了质疑,“但是,p2K平台涉及大量的底层驱动和中间件,你们如何保证能够完美兼容?有没有进行过全面的兼容性测试?驱动程序的稳定性和性能如何?”
另一个让摩托罗拉特别关注的问题,是当时他们正在大力推广的、基于idEN网络的push-to-talk(一键通)功能。这需要基带芯片提供特殊的信令支持和低延迟处理能力。
“‘蜂鸟’目前的版本支持idEN协议吗?”负责基带的专家问道,“如果不支持,未来增加这个功能的难度有多大?需要多长时间?”
面对这些针对性的问题,启明芯团队也坦诚作答。负责软件的小张承认,与p2K平台的深度适配确实还需要双方工程师投入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联合开发和测试,但启明芯愿意为此投入最优秀的软件工程师资源,并提供开放的接口和文档支持。负责基带的张建华则表示,“蜂鸟一号”目前的硬件设计虽然没有专门针对idEN进行优化,但其灵活的dSp架构和可编程逻辑,理论上可以通过软件升级的方式来支持idEN的核心信令,具体的工作量和时间表需要进一步评估。
总的来说,摩托罗拉的技术团队对“蜂鸟”芯片本身的性能和潜力同样给予了肯定,但他们在合作的细节、软件的适配以及特定功能的定制化方面,表现出了比诺基亚更强的“控制欲”和更具体的商业要求。
技术交流结束后,安德森与摩托罗拉负责采购和平台战略的副总裁进行了闭门会谈。
“马克,”那位副总裁的语气带着典型的美式商人的直接,“你们的芯片很有趣,成本上看起来也有优势。但是,对摩托罗拉来说,更换核心芯片供应商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我们需要看到你们更长期的承诺和更具体的合作方案。”
他提出了几个核心诉求: 价格必须极具竞争力: 要比tI或高通的同类方案有显着的价格优势。 供货必须绝对稳定可靠: 不能出现任何大规模缺货的风险。 技术支持必须及时到位: 需要启明芯派遣资深工程师常驻摩托罗拉进行联合开发。 必须支持关键的定制化需求: 如对p2K平台的深度适配和未来对idEN功能的支持。 甚至暗示,如果合作深入,摩托罗拉希望能在芯片设计层面获得一定的“开放性”,允许他们自己的工程师进行一些底层的定制化开发。
这些要求,相比诺基亚的谨慎试探,显得更加“赤裸裸”和“务实”。
安德森沉着应对。他一方面强调“蜂鸟”带来的巨大价值和启明芯的合作诚意,另一方面也坚守公司的核心利益底线(比如在核心Ip开放性上绝不松口)。他巧妙地利用了诺基亚已经表现出浓厚兴趣这一点作为谈判筹码,暗示摩托罗拉如果犹豫不决,可能会错失良机。
最终,双方达成了一个初步的合作意向:摩托罗拉同意采购一批数量可观的“蜂鸟”ES芯片和开发板,用于内部进行全面的评估和适配性开发。如果评估结果满意,他们将考虑在下一代面向中端市场的某款主力机型(可能是RAZR系列的后续产品或类似定位的新系列)中,正式导入“蜂鸟”芯片。同时,双方同意就p2K平台适配和未来技术路线图,展开更深层次的技术合作探讨。
虽然没有像诺基亚那样明确将其纳入重点评估对象,但成功地让摩托罗拉启动了实质性的评估流程,并建立了技术合作的沟通渠道,这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胜利。
离开芝加哥时,安德森立刻向林轩和赵晴鸢汇报了情况。“Lin, Grace,摩托罗拉这边的大门也敲开了!他们非常务实,但也非常看重成本和定制化。我认为只要我们能满足他们在软件适配和价格上的核心诉求,拿下他们的订单非常有希望!这将是我们在北美市场打入tier 1客户的关键一步!”
林轩对此结果表示满意。“很好!摩托罗拉的需求更具体,这反而有利于我们集中资源进行针对性攻关。通知深圳和香港的软件团队,立刻抽调精干力量,开始研究p2K平台的适配方案!价格方面,可以给摩托罗拉一个比诺基亚略有优势的报价,以示诚意。”
芝加哥的同步上演,虽然风格不同,但也取得了积极的进展。启明芯的“蜂鸟”,同时叩开了全球两大手机巨头的大门。虽然距离真正的design-win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多点开花”的良好开端,已经让整个公司看到了在功能手机芯片市场“三分天下”甚至“问鼎中原”的巨大希望。接下来的几个月,将是启明芯技术支持团队和商务团队面临严峻考验的时期,他们需要用完美的表现,将这两份宝贵的“意向”,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订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