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的早朝上也没有其他什么大事要议,宣布退朝前,李隆基令萧嵩和王丘在退朝后,代表朝廷去裴光庭家里慰问其家属,并参加其丧礼。
退朝后,李隆基右手按在阿黄的后脖梗上,在陈晓礼带队的八护卫陪同下,离开了宣政殿,向南走出了大明宫,朝东南方向的兴庆宫勤政务本楼走去。
到了勤政务本楼,李隆基拄着穿一身红色衣服的阿黄,走上了通往二楼的楼梯。李隆基的八护卫留在一楼楼梯口站岗了,二楼有四位武功也很出色的卫兵站岗。这四卫兵有两位站在李隆基的椅子后面四米远,有两位站在书桌南面四米外的南墙边。
宫女白晓荔看到李隆基拄着阿黄上了二楼,便向李隆基行深蹲礼道:“奴婢给陛下请安。”
李隆基拄着阿黄继续往西走,到了书桌北面的椅子边,坐到椅子上了。
阿黄像前些天一样,站在书桌西面了。护密国王罗真檀两三年前来长安拜谒李隆基,并做了李隆基的护卫,在半年多以前,经过李隆基批准,罗真檀回护密国了。
李隆基后背靠在椅背上,两眼望着南面,他在想太常博士孙琬的提议难道不是过分了吗?如果不谥为“克”,能谥为什么呢?是赐给裴光庭一个高大上的谥号呢?还是一个比“克”好一些的普通谥号呢?
正在此时,站在东面楼梯口的宫女白晓荔大声禀报道:“回禀陛下,起居郎裴稹请求拜见您。”
李隆基对裴光庭的这个儿子还是比较看重的,早已经令他任起居郎了。起居郎是六品京官,只有每月初一和十五才有资格参加早朝,职责是记录皇上平时的日常言行。
李隆基和阿黄说:“你喊'让裴稹过来'。”
阿黄说“遵命”,然后大声喊:“皇上准许裴稹过来面圣。”
一身素服的裴稹走到李隆基面前那张书桌南面,向李隆基行拱手礼道:“微臣拜见陛下。”
李隆基用略带悲伤的语气说:“你父亲裴光庭去世了,你来是不是询问关于他的谥号的事啊?”
裴稹焦急地说:“回禀陛下,微臣此次来面见您,正是为了此事而来。我听闻今天在早朝上,太常博士孙琬提议要将我父亲谥为'克',微臣以为他这样的提议太草率。我父亲拜相前任过兵部侍郎等职,后来得到皇上您信任,任侍中兼吏部尚书,他一生还是做了一些利国利民的工作啊。”
李隆基说:“是啊,朕也认为将裴光庭谥为'克'有些不合适。朕刚才已经想好了,将他谥为'忠献'吧。”
裴稹感激地再次躬身行礼道:“微臣谢谢陛下了,陛下能认可我父亲生前的工作,令微臣很感激。”
李隆基说:“你父亲刚去世,你回家操办他的丧礼吧,朕已经派萧嵩和王丘去代表朝廷参加你父亲的丧礼了。”
裴稹说:“微臣谢谢陛下对我父亲的丧礼的安排。微臣告辞了。”
裴稹拿着李隆基亲笔书写的将裴光庭谥为“忠献”的敕令走了。李隆基对裴稹前来面见他稍微有些不满,但没有表现出来。他认为当天有人去世,正在办丧礼的人家,其家庭成员来到这里是带有一些晦气的,幸好裴稹没有去兴庆殿面见他。
七天后的早朝退朝后,李隆基拄着阿黄回到了勤政务本楼。李隆基让太监衫子去中书省叫来中书令兼兵部尚书萧嵩。
萧嵩站在书桌南面向李隆基躬身行礼道:“臣拜见陛下。”
“朕昨天退早朝后,在宣政殿门外告诉你,让你想一下谁有能力任侍中。你想好了吗?”
萧嵩说:“回禀陛下,任尚书左丞,拜右散骑常侍的王丘,可以胜任门下侍中一职。只是当臣告知了他将要引荐他为宰相时,他却说他能力不如韩休,希望韩休能做宰相。”
李隆基说:“你认为韩休做宰相如何?”
萧嵩说:“尚书左丞相韩休,为人刚正不阿,不贪图荣华私利,工作能力尚可,臣愿意举荐他为宰相。”
“你举荐韩休为宰相,已经和他说了吗?”
“臣已经告诉韩休了,将要在两天内举荐他为宰相。”
“嗯,好吧,朕要任命韩休为黄门侍郎,兼同平章事,朕会亲自起草任命诏书,两天后会颁布任命诏书,你让他做好任宰相的心理准备。”
萧嵩说:“臣遵旨。”
萧嵩出了勤政务本楼,又出了兴庆宫南门通阳门,他要去皇城内的三省六部办公处,通知韩休,皇上将在两天后任命他为宰相。
萧嵩在通阳门外,在四名护卫陪同下正要离开时,遇到了在四名护卫陪同下,正走过来的高力士。萧嵩行抱拳礼:“高公公您好。”
高力士微笑着,平视着萧嵩行拱手礼道:“萧大人您好。”
“高公公你要去勤政务本楼拜见皇上吗?”
“是的。萧大人,你可否方便告诉我,代替裴光庭的宰相确认了吗?”
“代替裴光庭的宰相,已经基本确定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话,韩休将会升为宰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