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北直隶,文渊阁。

这座位于紫荆城东南角的宫殿,从永乐年间创建至今,岁月的痕迹在这里留下浓郁的文化气息,也成为历代臣权之争的角斗场。

而今日,这座辉煌的宫殿即将上演一场权力的博弈。

偌大的主殿中,太师椅上落座着六位身穿红袍的内阁大员。

他们分别是内阁首辅兼礼部尚书,申时行。

吏部尚书王锡爵。

户部尚书王家屏。

兵部尚书张位。

刑部尚书赵志皋。

工部尚书许国。

申时行率先发言:“既然各位同僚都到齐了,那咱们就先说说蜀地蛮子作乱的事。”

兵部尚书张位环视一圈在场所有人的表情,说道:“四川巡抚上书的邸报,相信诸位已经看过了,张某便不再重述。眼下西南藩蛮蠢蠢欲动,似有起兵叛乱之心,张某劳请户部即刻拨下饷银,以便备战。”

王家屏听后,眉头慢慢皱了起来,问:“以张尚书之见,当拨银几何?”

张位道:“先拨二百万两。”

王家屏被气笑了:“张尚书,不知道你有没有听过民间有句俗话,叫我家的银子不是大风刮来的。去岁国库收入,农税2080万两,工商税223万两,杂税仅347万两,统共2650两。其中用于山西赈灾,就拨出去800万两。”

“而今国库仅存700万两,若是打一场仗就花掉二百万两,那接下来几个月,大明朝所有官员的俸禄恐怕都发不起。”

张位反驳道:“张某听说,去年山西受灾地区,仅波及到朔州、马邑、山阴等地。几年前北直隶那场大雨,波及州县可比山西还要严重,而赈灾仅仅才用了300万两银子。张某实在想不通,这800万两银子,到底是怎么花出去的?”

大家都是混迹官场的老油条,何尝听不出张位言下的讥讽之意?

以王锡爵为首的兵部和工部,眼中透露着狡黠之色,就等着王家屏怎么回答。

王家屏一咬牙,找出户部的账本一条条报出来:

“庚寅年七月,户部拨银400万两,购粮救济灾民。”

“庚寅年八月,户部拨银100万两,修筑民房。”

“......”

流水账报完,王家屏有种你站着说话不腰疼的口吻说道:

“张尚书应当知道,每逢受灾,缺粮、瘟疫、治安,这些祸患屡见不鲜。哪个当地官府没处理妥当,极易发生民变。”

“为了防止疫病蔓延,户部从全国征用五千个郎中北上救治百姓,光是这些郎中的衣食住行,还有所需的药物,就花了100万两银子。”

张位被说得无言以对,眼神瞟向王锡爵和许国。

老铁,快来帮帮忙。

可是两人并没有搭理他,低着头看书案上的公文。

申时行这时说道:“忠伯(王家屏字),你不说老夫都快忘了。去年那场瘟疫实在离奇,按理说,瘟疫常常在洪水过后发生。可当时的山西,仅仅是干旱,这就很莫名其妙了?”

赵志皋附和道:“阁老所言在理,下官已经派人前去探查过,据来报,这场瘟疫有可能并非天灾,而是人为。至于瘟疫源头从何而来,目前尚未有头绪。”

察觉到申时行等人,故意要把会议带跑题。

张位及时说道:“诸位,我等今日议案,乃是商榷西南蛮子一事。没有头绪的事,还是容后再说吧。”

申时行长叹一声,说道:“眼下国库匮乏,不宜发兵征讨。斯以为,先遣钦差大使,赴西南查证事实,再做定夺。”

王家屏拱手道:“阁老此举妥当,需知播州杨氏前不久以武抗命,谋反之心昭然若见。且杨氏与西南诸多部族向来暗通款曲。如若贸然挑起战端,唯恐播州杨氏横插一脚,跟着西南蛮族联手反抗朝廷。那这场仗将陷入长久的拉锯战,实在得不偿失啊。”

张位瞪着王家屏,怒道:“那么按照王尚书的意思,被蛮子袭击的大明将士,就该死了?被蛮子屠戮的平头百姓,就不用讨回公道了?”

王家屏也拔高声音:“王某没有说过不打,而是眼下西南局势不稳,此事需得从长计议。”

张位冷笑:“等咱们从长计议,受难军民的心都凉了!”

王锡爵紧跟其后抛出另一件事:“两位都稍安勿躁,既然在战与不战之间,我等暂时无法达成共识。不如先说说陕西布政司上书的褒斜道一事。”

说完,眼睛瞟向工部尚书许国。

许国打开一本公文,说道:“据陕西布政司上书,为解流民之困局,陕西官府以工代赈号召流民修路。起初陕西官府因为没钱,根本没打算启动修路工程。幸得有位来自四川的商人,用承包修路的代价,向陕西官府换取秦岭一片山林。”

“不久之后,此商人在秦岭中发掘出铁矿,并将铁矿炼制成一种新式三合土,名曰水泥。”

“而这种水泥在干透硬化之后,坚如磐石、水土不浸,其材质犹同砖瓷。”

“用于代替夯土铺路,一年之内可修通一条从秦岭直达重庆的千里驰道。”

此时在场所有内阁成员的表情集体一亮。

赵志皋喃喃道:“坚如磐石、水土不浸,材质犹同砖瓷。这天底下,果真有此奇物?”

许国略显得意的说道:“赵尚书若不信,许某可让诸位一睹实物。”

赵志皋诧异:“你手上还有实物?”

“许某若没有亲眼看到实物,也绝对不会在诸位面前大放厥词。来人,将水泥抬上来。”

话落,一群大内侍卫抬着一个水泥浇筑的石墩,在内殿落地。

而后两个侍卫又很吃力地扛进来一包麻袋包装的玩意。

六位内阁大员一同离席,来到殿中央围观这个水泥石墩。

王家屏语气充满了质疑:“这不是经过高温煅烧的陶土吗?”

许国仰天大笑,像是在笑一只井底之蛙:“哈哈哈...王尚书,请你把鼻子凑上去。如果你闻不出半点烟火味,就请你把家产捐了充作军资。”

王家屏才不愿意吃这种亏,冷笑道:“王某的家产加起来,恐怕还买不了几门红衣大炮。许尚书还是别做杯水车薪的事。”

赵志皋用鼻子闻过之后,得出结论:“这味道果然不是陶土,而且还带有湿气,似乎还没完全干透。”

“没错,此物混合沙石自然风干而成,绝无经过任何烈火煅烧。”

王家屏似乎想跟许国杠到底,大手一挥:“来人,取金瓜来。”

侍卫把金瓜递到他手中,他双手握着金瓜,深吸一口气,暴喝一声狠狠砸向混凝土。

“嘭”的一声金石脆响。

金瓜撞在表面上,溅起耀眼的火星。

然而,王家屏的全力一击,仅仅只让混凝土掉了小块皮。

这下子就连最老成持重的申时行,也不淡定了。

“什么?此物竟坚硬如斯!”

王锡爵捋须感叹道:“我原以为糯米石灰浆,已经是这天底下最坚硬的建筑材料,没曾想竟有奇物与之旗鼓相当。怪哉!幸哉!”

赵志皋用脚踢了踢麻袋:“这又是什么东西?”

许国炫耀似的介绍:“这,就是未曾加水凝固的水泥。来人,把袋子打开,让诸位大人瞧瞧。”

侍卫将这包水泥竖起来,用刀割断封口的绳子。

令所有阁老没想到的是,里面竟然还套了一层油纸袋,心底不得不赞叹这水泥的生产单位,做得相当标准。

等油纸袋被打开,里面的东西是灰色的粉末。

而后在许国的主持下,几位内阁重臣来到室外,观看水泥到混凝土的整个过程。

看完之后,内阁几位大臣回到殿内继续讨论水泥的问题。

许国相当自信的说:

“据四川巡抚上书表述,大凉山已探明存在一座储量远超秦岭的矿山。”

“如果能由朝廷掌控,光是贩卖铁器和水泥,每年至少有500万两银子收入。”

闻听此言,申时行、王家屏、赵志皋三人不禁表情错愕。

500万两银子是个什么概念,相当于大明财政税收的五分之一。

有了这笔收入,户部也不用再抠抠搜搜克扣藩王的俸禄,更不用拖欠边军的军饷。

想到这,王家屏说话的语气变得温和起来:“敢问许尚书,年均500万两银子,是如何算出来的?”

许国对这个问题早有准备,于是把徐元泰给自己的地图打开给众人看。

“此地乃秦岭,红圈的地方正是铁矿的位置。”

“诸位再看看大凉山红圈的位置,铁矿覆盖的范围要比秦岭大上好几倍。”

接着许国又拿出李楠给他的账本,上面记录着陕西四川两省,找李弘贞订购水泥的账单。

“诸位请看,这才短短半个月,这位四川商人已经有6万两银子进账。”

“按照大凉山铁矿百倍的储量来算,500万两已经是保守的估算。”

这下子王家屏终于没话说了。

如果朝廷真的能掌控大凉山铁矿的话,那么就算全国勒紧裤腰带,也要把这片土地打下来。

另外一方面,当水泥成为国营商品之后,就能让水泥路铺遍大明两京一十三省的主干道。

要致富先修路,这么浅显易懂的道理,连秦朝人都知道,当年秦始皇就在全国修了好几条高速公路。

而且水泥普及开来后,不仅能代替造价高昂的糯米石灰浆,还在房屋建筑领域节省木料的消耗、亦或者起到保护森林的作用。

就拿南京来说,由于人口众多,人们为了满足生活燃料的需求,已经把周围的山都砍秃了。

\/

(实景图片对比)

假如有了水泥,大明政府就不用每年花高价从南洋进口木头。

这样算下来,打下大凉山怎么算都是一笔一本万利的买卖。

可唯一棘手的问题是,播州的杨应龙会不会跟西南蛮子联手。

就在前不久,于慎行派使者持钦差节杖,到播州传杨应龙来重庆府城受审。

可是却被杨应龙羞辱了一番,还挥剑斩断了钦差的旗子。

于慎行一怒之下,对杨应龙放了句狠话,便怒气冲冲地回到京城参杨应龙一本。

要求万历皇帝下旨革职查办杨应龙,如若这家伙还敢抗命,就派兵围剿。

然而万历皇帝一点也不在乎天子威仪被杨应龙冒犯,把这件事推给内阁来决定。

当时的内阁正在料理北方受灾的事,哪里有精力处置杨应龙?

眼看皇帝和内阁都不想掺和这件事,于慎行便以辞职为要挟,劝万历皇帝早立太子,目的就是要逼万历皇帝给个主意。

此举再一次惹怒了万历,大手一挥,把于慎行给炒了鱿鱼。

礼部尚书空出来的位子,便由首辅申时行暂时担任。

王锡爵看大家都缄默不言,便提出自己的建议:

“诸位,我等出兵的难题无非两个。一是担心蛮子与杨应龙联手,二则是出师无名。”

“我有两个好主意,不知诸位可愿采纳?”

申时行点头道:“元驭(王锡爵字),但说无妨?”

“其一,我提议让陛下起草诏书,派太监到播州传旨安抚杨应龙。”

申时行听后表示赞同:“这个主意好。杨应龙得了圣旨安抚,便不敢再轻举妄动,否则他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

王锡爵接着说第二个主意:

“其二,无需钦差到西南蛮子的地头上调查,咱们直接派使者,让乌撒土司纳土归降,若不然,天兵围剿。”

申时行摇了摇头,苦笑一声:“这不是跟抢没区别吗?”

王锡爵轻蔑一笑:“阁老不能这么说,自古以来,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天下任何一片土地,只要中原王朝愿意,都能纳为汉土。”

申时行满意的点点头:“好!老夫同意打这场仗。其他同僚呢,你们怎么看?”

赵志皋率先起身作揖:“下官附议。”

王家屏也起身表态:“下官也附议!”

“好!户部即刻拨下饷银,全国调集粮草运往四川。”

“兵部向四川各个卫所下达备战文书,务必在秋后兵临大凉山。”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重生之战神吕布医妃惊世大唐第一世家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龙血战神萌妻十八岁临高启明龙魂特种兵帝临鸿蒙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天唐锦绣房俊代嫁弃妃大魏宫廷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凤帝九倾精灵宝可梦之拂晓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灭世武修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我在古代发家致富路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异世开荒称帝北雄带着仓库到大明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北宋帝师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一拳轰碎吕布戟,你管这叫郎中?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大乾逍遥皇太子大宋:韬光养晦十三载,封王方知是射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