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因为一直在修改擦边剧情,耽误了正常更新,给各位家人们造成阅读苦恼,在此说声抱歉。)
秦李夫妇在家待了三天后,便与家人各自告别,骑上快马赶回石柱卫所。
得益于李弘贞之前让吴广上书要钱,这几个月以来重庆卫前后给石柱卫所拨下三次军饷。
现在卫所兵的装备焕然一新,原来的藤甲换成了棉布甲,火器兵的三眼铳,也换成了火绳枪。
军中的伙食也不再是猪油渣炒青菜,现在几乎是顿顿有酒,餐餐有肉。
再配合秦良玉的高强度训练,这些士兵都长出了线条分明的肌肉。
凌晨时分,一阵号角突然响彻整片军营。
将士们麻利地起床洗漱,收拾行装,再到炊事房填饱肚子,最后来到演武场集合。
这次出征由吴广亲自率领,从甲到丙的十个营,统共出动五个百户、十个总旗、二十个小旗、五百名士卒。
跟卫所一起同行的部队,还有覃仁统领的一千马家军。
马千乘大概是忌惮上次差点被覃仁坑死,这次他并没有随军出征。
李弘贞打听过后得知,马千乘居然主动请命,跟着他父亲去看守煤矿。
按照历史的发展,马家和覃家在不久的将来,会爆发一场内部大洗牌。
李弘贞觉得,马千乘暂时蛰伏起来也好。
行军队伍在路上花了三天时间,最终抵达位于大凉山北部的一座军事要塞。
值得一提的是,建造这座要塞的人,可谓是脑洞大开。
竟然把要塞建在峡谷的峭壁上,唯一能通行的道路,只有一条三丈宽的栈道。
要塞的南北方向,各自修建了一座关隘,上面刻着“七星关”三个大字。
李弘贞惊奇地发现,整个关口竟然还被水泥加固过。
穿过关隘后,映入眼帘的是一片星罗密布的军营,有临时帐篷,也有驻军专用的竹屋。
因为缺少平坦地带,这些军营被安置在半山腰上。
唯一的开阔地带,是中军大帐前的一小片演武场。
吴广率领众人,来到中军大帐前报到。
“启禀指挥使,石柱千户所吴广,率麾下五百将卒前来会师。”
话落,中军大帐的布帘被两侧的侍卫掀开。
一位身披凤翅甲的将军,迈着四方步走出来。
此人名叫李延栋,重庆卫指挥使,麾下统领五个千户所,手握5600明军。
他的这支军队是进攻大凉山的先锋部队。
李延栋从吴广手中接过调令文书简单扫了一眼,随后相当满意地说道:
“吴千户率领五百步卒,仅用三天就来到这里会师,如此行军速度着实令人佩服。”
被上司夸赞,吴广有点嘚瑟:“回禀指挥使,这得益于属下这支部队平时都在山地间长跑训练,又以蹴鞠来训练彼此默契,故而脚力极好。”
李延栋再次满意点头:“很好,看来你治军有方。”
说完,目光落在五百将卒之中来回扫视。
很快他就在队伍中发现一个高挑妹子,旁边还站着一个丫鬟打扮的小姑娘。
“为何军中有女子?”
吴广额角垂下冷汗:“回禀指挥使,此女乃属下聘请的武教头。”
李延栋怒喝:“胡闹!方才本将还夸你治军有方,没想到你却是色迷心窍之辈。本将命你立刻将二女打发回家。”
不等吴广表态,李弘贞站出来说道:“启禀指挥使,这位武教头乃卑职内子,秦良玉,师承峨眉派,亦是忠州知县之女。因卑职举荐,吴千户便将其聘为教头。”
又是军官之妻,又是峨眉弟子,又是知县千金,李延栋被这种裙带关系弄得有些麻爪。
“本将不管她是何方神圣,军中不得有女子。”
说着,指向李弘贞:“本将命你速将家眷遣送回家,不然军法处置。”
秦良玉看不下去了,挤出人群质问李延栋:“敢问指挥使,我大明律法有哪条规定,女子就不能做得武教头?又有哪条律法,严令武教头不得随军?”
李延栋冷笑道:“大明律法固然没有,但你留在此地,必会扰乱军心。”
秦良玉无端被扣了帽子,气得攥紧拳头:“自古以来能征善战的女将不在少数,指挥使偏偏把我当成苏妲己。未免过于武断了吧?”
李延栋一时有些语塞,人家讲得确实有道理。
妇好、冼夫人、梁红玉这些巾帼英雄,哪个不是混军营的?
不过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指挥使忽然想到一条妙计。
他命令亲兵抬过来一个石锁。
然后扎马步、丹田运气,暴喝一声,把石锁单手举了起来。
略带挑衅的对秦良玉说:“此石锁重达200斤,你若是也能单手举起来,本将就让你留下来。”
“嘭”的一声巨响,石锁落地。
李延栋拍拍手,眼神示意秦良玉,到你了。
李弘贞和吴广对视一眼,差点忍不住笑出声。
石柱卫所的其他将卒也都面面相觑,有个别老六甚至还笑出了声。
好像在嘲笑李延栋,是谁给了你这么大勇气,竟然要跟秦老虎比力气?
接下来不出所料,秦良玉气定神闲地走到指挥使面前,连马步都不用扎,抓住石锁的把手,直接举过头顶。
甚至举起来好一段时间后,还能脸不红气不喘。
这不可思议的一幕,让李延栋感觉脸有点疼。
更讽刺的是,秦良玉举着沉重的石锁,还能分神聊两句:“卑职现在可以留下了吧?”
不知道是为了掩饰尴尬,还是真心接受秦良玉。
李延栋忽然仰天大笑:“哈哈哈...好!好!好!天下女子千千万,力能扛鼎廖无几。”
“本将愿称你为女中豪杰!”
这段小插曲过后,李延栋命令吴广先带领士兵去安顿下来。
石柱卫所的人被安排在半山腰的竹屋落脚。
环境虽然简陋了些,但充满原始气息的竹屋,倒是别有一番风味。
刚放下行李,还没来得及歇口气。
吴广派人来请秦良夫妇过去议事,说是上头有任务交代。
到了吴广的住所,石柱卫所的大小将领已经在此齐聚一堂。
“既已到齐,那本将便和诸位,大致阐述目前的战况。”
话说自从内阁会议之后,鸿胪寺下派使者到大凉山寨门前传达朝廷的旨意 。
要求奢元忠交出屠村、以及袭击石柱官兵的所有参与人员。
这件事大家都心知肚明,奢元忠早就在预谋联合西南各个少数民族,脱离大明政府的羁縻统治,宣布独立。
朝廷也通过调查和蛮子俘虏的供述,得知两次案件都是奢元忠在主导。
让他交出人犯,就是在逼他交出罪证。
这样一来,朝廷就可以光明正大废除奢元忠的土司封号,实行改土归流。
但奢元忠既然早就决定造反,就不会乖乖束手就擒。
下令士兵拉弓搭箭,对着城下的使者队伍一通乱射。
明军和鸿胪寺随从当场被射死了好几个,使者丢下狠话后,灰头土脸地回去报告了奢元忠恶劣的行为。
于是四川巡抚一声令下,四川行都司、重庆石柱卫、泸州永宁卫、云南广南卫、贵州安南卫...共计五路大军,以合围之势朝大凉山进发,目的就是要切断奢元忠与其他蛮子部落的联系。
在五路大军全部抵达之前,李延栋要先派斥候潜入大凉山侦察敌情,以及绘制地图。
而石柱卫所这支部队,正好人均脚力都很不错。
于是这项任务就落到吴广头上。
吴广环视众人,问:“这次深入敌方领地侦察,可有人主动请缨?”
众将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根本没人愿意接下这活。
原因很简单,在不熟悉地形的情况下,闯入敌方领地侦察,危险系数极高。
就算不会碰到蛮子的巡逻部队,也有可能遭遇野兽袭击,又或者因为迷路陷入险境。
正当吴广准备用抽签来决定谁去的时候,李弘贞率先站出来请缨:“卑职愿往。”
吴广看了看站在他旁边的秦良玉,也是一副跃跃欲试的模样,一时有些犯了难。
一个是能带自己赚钱的大金主,一个是有勇有谋的女将,无论如何,吴广是真心都不愿意让这两个人才去冒险。
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这个时候如果还搞抽签,手下将士肯定不服。
“此去凶多吉少,李总旗确定要去?”
李弘贞笃定道:“这是能立功的机会,卑职不愿错过。”
既然他都这么说了,吴广也就随了他。
休整了一夜。
第二天丁字营每人带上七天的干粮,跟随秦李夫妇踏上征程。
为了不被蛮子发现,他们这支队伍没有直接走栈道,而爬上最高处,沿着山脊走。
在距离七星关二十里的方位,发现了蛮子在一处险要的地势,正在用木头修建寨门。
秦良玉掏出一件从杂货郎那里买来的望远镜,将镜筒贴着眼睛观察山下的情况。
没错,望远镜就是从地摊买来的。
(有明朝古画《婴戏图》为证。段评有连接。)
没穿越之前,李弘贞一直都认为望远镜是荷兰人汉斯·利伯,在西元1608年发明的。
但穿越到西元1589年明朝之后,西方人伪造的这个谎言彻底被颠覆。
在明朝,望远镜就跟眼镜一样,就是一件在生活中最平凡不过的东西,平凡到跟儿童玩具放在一起卖。
后来李弘贞问过秦良玉才得知,望远镜早在郑和下西洋之前就有了。
元末的天文学家郭守敬,为了更好地观测天体,改良望远镜的倍数,制作出第一台天文望远镜。
嘉靖二十年(1541),钦天监在前人的基础上对天文望远镜作了改良,名为“窥天大千里镜”,比伽利略发明的那玩意早68年。(参考资料《博物新编》)
由此可见,华夏无论何种科技成果,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一步一个脚印迭代发展,有文献记载,有文物出土,也有脉络清晰的传承痕迹。
可不像西方,每项发明都是那么令人感到迷惑。
教科书记载,望远镜的发明人汉斯,是因为有两个小孩来他家的小卖部玩镜片,才让他发现了这个原理。
牛哥被苹果砸一下,莫名其妙发现了万有引力。
阿基洗个澡了,也莫名其妙发现了浮力定律。
但凡能独立思考的正常人,都能发现西方人的发明到底有多么鬼扯。
言归正传。
秦良玉通过望远镜发现,在山下修建寨门的蛮子,目测有200人。
以她和李弘贞的战力,至少能消灭掉大半的敌人。
于是收起望远镜,掏出两颗震天雷捏在手里。
“相公,现在要不要灭了他们?”
李弘贞想了想,说:“还是不要打草惊蛇,万一有漏网之鱼,咱们有可能暴露行踪。”
“难道就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给咱们明军设卡添堵?”
“咱们这次行动主要是侦察敌情和绘制地图,不宜正面交锋。还是在此蛰伏到天黑,等他们收工之后悄悄跟上,如此应该能找到他们的驻地。”
“好!就依相公安排。”
蛮子的毅力超乎李弘贞的想象,许是为了能阻挡明军的进攻,他们加班加点忙活到亥时才收工。
李弘贞和秦良玉兵分两路,以蛮子的火把为导航,悄悄跟在屁股后面。
运气很不错,李弘贞跟着蛮子发现了一座两三百人的村庄。
整个村庄被一道低矮的木栅栏包围,看样子只是用来防野兽的。
寨门和了望塔上,仅有六个人放哨。
防守如此薄弱,以李弘贞的行事风格,那必须趁虚而入。
于是当即和队友制定袭击计划。
黎刚和庞青山感到很诧异:“什么?头儿是不是疯了,咱们一共才28个人。怎么能袭击两三百人的村子?”
“你们难道不想拿人头换军功吗?”
“想啊!但得有命拿才行啊!”
李弘贞轻蔑一笑:“这个村子的壮丁撑死不过七八十人,老子一个人能杀几十个,剩下都是些老幼妇孺,你们怕个锤子?”
听他这么一说,黎刚觉得好像有这个可能。
于是决定和李弘贞大干一场。
“好,我跟着头儿夜袭,其他弟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