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眼目睹了李弘贞家的黄金马桶,徐元泰无语到极点。
这要是被监察御史看见了,绝对让李弘贞吃不了兜着走。
不把这个地主老财弹出翔来,那帮人是绝对不会罢休的。
虽然没有御史,但有个比御史还御史的汤显祖。
他在看到黄金马桶之后,瞬间就炸了。
对着李弘贞就是一顿劈头盖脸:“尔区区一介兵卒头领,却如此奢靡无度,皇帝都没有这种待遇,你凭什么?”
徐元泰都没说什么,却被他身边一个小吏抨击。
这让李弘贞相当不爽:“这位大人请告诉我,哪条律法规定不允许用金子做马桶?”
汤显祖大义凛然道:“别急!你用了之后,马上就有了!”
这个杠精点燃了李弘贞的怒火,也不再跟他客气,当场怼了回去:
“你谁啊!凭什么对我指手画脚?”
“你别管我是谁!财不外露,富不露相。你连这个道理都不懂的话,哪天马桶被人偷了,出门被人抢了,就别到公堂上喊冤。还有,你自个有钱就别拿出来显摆,老百姓都是朴素的,你这样子会败坏民风。”
“你以为我是在炫富?”
“不然呢?皇帝都不敢说自己的内帑多有钱,你倒好,用黄金造马桶,这是恨不得贼把你家搬空。”
如果这个杠精不是跟着徐元泰一起来的,李弘贞真想把他轰出去。
“这位大人未免过于偏激了吧?巡抚大人都没说什么。”
窦之舟这时把汤显祖拉到一旁,跟他解释了黄金马桶的作用,只不过为了方便让陶瓷工匠一比一还原。
当汤显祖得知李弘贞就是那个发明暖宝宝的人,便立刻向李弘贞鞠躬作揖:
“在下有眼不识泰山,一时失言误解了忠武伯,还请海涵。”
徐元泰打圆场道:“呵呵...既然误会解开,那便一笑泯恩仇。咱们这次来访,主要还是看看忠武伯的家有哪些新玩意。”
“是,大人!卑职这就带诸位参观。”
在见识过马桶的冲水功能、打开浴室水龙头就有热水洗澡、厨房超级便捷的洗菜盆之后。
无论是徐元泰,还是王安,对这种自来水系统都大加赞赏。
“本官将来致仕,一定选这种房子养老,至少打个水不用使唤人。呵呵...老年人尽管提不动水桶,但多走走动动,活动活动筋骨,还是有益于身子骨安康。你们说是吧?”
“哈哈...徐大人好志向。咱家回京以后,一定要将这个自来水禀告陛下,把宫里宫外都装上水龙头,免得干儿子们天天抱怨打水劳累。忠武伯,您看咱家这个想法,成不成?”
对于王安不切实际的想法,李弘贞表示有点难办。
“王公公,成与不成,卑职不曾去过顺天府,所以不能妄下定论。如果皇宫的地势适合建造水库,那自来水管道自然可以遍布宫中。”
王安听后脸色尴尬,自己对基建压根就不懂,也没有理由去强制人家给出方案。
随后李弘贞带着众人上了二楼参观。
秦李夫妇住的这栋房子,一共有三层。
二楼已经装修完毕,现在可以住人了。
墙上刷的都是腻子,并没有涂乳胶漆,所以并不存在甲醛问题。
四川的陶瓷工坊虽然烧不出马桶,但烧片瓷砖还是不在话下。
于是众人就看到了皇宫级别的地板。
他们当中属王安最为激动,竟然不顾形象的趴在地上,观察每块瓷砖的缝隙和纹理。
完了,还要用拂尘敲一敲,测试有没有空鼓。
“怪哉!竟然不空鼓,而且每块瓷砖还能严丝合缝的紧贴在一起,忠武伯,你到底是怎么做的?”
在王安的印象中,只有皇宫级别的金砖,才能做到表面光滑得如水平面。
所谓的金砖,是明成祖当年建造皇宫,下令苏州御窑批量生产的。
这种金砖制作过程漫长,对泥土的要求极高,每一块的造价不低于十万。
因为价比黄金,敲击会发出金石脆响,所以被命名为金砖。
如果严格定义的话,这种金砖是经过窑炉高温烧制瓷化的,说它是瓷砖一点也不为过。
(图为古代金砖)
(现代金砖)
(明朝青花纹瓷砖)
而民间的地砖,大都是陶土烧制的红砖,要么是经过切割的石砖。
铺在屋里的效果坑坑洼洼,时间一长容易空鼓和走位。
(这里有必要多提一嘴,我们在网上查询瓷砖的资料,弹出来的信息都显示瓷砖是在4000年前的埃及发明的。这里且不论古文明埃及是否真实存在?就问埃及出土了多少件瓷砖,博物馆又保存了多少件13世纪到16世纪的瓷器?毛都没有,也好意思说瓷砖是你发明的?既然西方文明那么发达,烧瓷砖工艺那么厉害。为什么还要在康熙年间,派一个叫殷弘绪的传教士,打着传教的名义,跑去景德镇偷学陶瓷技术?你们自己不是能烧吗?)
担心又有人拿瓷砖堪比皇宫的事做文章,李弘贞一上来就把价格报出来:
“王公公不必大惊小怪,这样一块瓷砖的造价,才十几文钱而已。之所以能做到严丝合缝,是因为用一种特制水泥把缝隙填平。”
“那你一楼为何不贴瓷砖?”
“惭愧,当时的瓷砖还没烧出来,就随便搞搞。”
徐元泰这时说道:“有没有剩余边角料,取来给本官看看。”
李弘贞回了声“有”,然后从阳台角落拎来几块瓷砖,分给他们看。
王安曾经主持过皇宫修缮,对建筑材料了如指掌,皇宫一砖一瓦都是御用的极品,造价极高。
然而眼前这块光滑如玉的瓷砖,竟然能打破价格壁垒,大量地铺在民用住房上。
这谁受得了?
“你不会是怕咱家弹劾你奢靡无度,故意瞒报价位吧?”
这话,让李弘贞相当郁闷,回头狠狠瞪了汤显祖一眼。
都怪你这个老毕登带节奏。
“卑职不敢欺瞒公公,您手中这块瓷砖,造价确实才十几文钱。王公公若还是不信,卑职可以带您去烧瓷工坊查看账簿。”
这时,窦之舟替李弘贞辩解道:“王公公,您可能长时身在京城那种物价高昂的地方,对本地物价不太了解。烧制这种瓷砖的工艺其实一点也不难,只需一点高岭土,正面涂上釉料,只需两天时间一炉子就能烧出上千块瓷砖。因为是量产,而且高岭土又是就地取材,所以价格上被打下来也是情理之中。”
王安这才释然道:“如此说来,若把这种瓷砖运出深山,拿到京城、江南、两广地区去卖,那岂不是要赚得盆满钵满?”
窦之舟戳了戳李弘贞的后背,徐元泰又朝他眨了眨眼。
李弘贞隐约明白了什么意思。
之前就听窦之舟说过,万历皇帝花钱大手大脚,整天想着克扣官员的俸禄。
再把钱用来买鸦片、买珠宝首饰讨好郑贵妃,而且万历皇帝乱七八糟的爱好还一大堆。
要是让王安知道卖瓷砖赚钱,估计明年会派太监来收税。
于是李弘贞只能这样忽悠:“王公公有所不知,铁冶所烧制的瓷砖,目前都不够本地使用,哪里还能往别处卖呀?即使将来修通了道路,那运出去卖也得算上脚夫的费用,总体而言也赚不了多少呀!”
王安明了,便不再过多打听。
而后李弘贞带了众人上了三楼天台看了水箱,又参观了整座房子的装修。
之前因为屋顶的造型,李弘贞跟窦之舟发生过一场激烈辩论。
所以李弘贞放弃了实用主义,把三楼的屋顶改为坡型。
不过也不是全改,而是将一部分改为天台,用来放置水箱。
现在的房子大致如图。
另外有了瓦片结构的屋顶,也安装透明玻璃来采光。
看完了房子,最后才去参观位于山顶的水库。
水库原来的位置是一片矿床,窦之舟接受李弘贞的建议,搞来几十吨火药将其炸成一片洼地。
然后用水泥修建了一条引水渠,把山泉水引到水库里来。
不到半个月的功夫,就把水库填满了。
如果担心水溢出来,完全可以把引水渠的水阀关上。
看完了水库,王安深受震撼,也十分佩服这些地方官的治理能力。
如果是用山沟洼地来蓄水的话,时日一久肯定会决堤,继而引发泥石流。
要是矿山的话,就不存在这种隐患的问题。
如果担心水溢出来,完全可以把引水渠的水阀关上。
再看建在水库岸边的供水处理工坊,这里固定着几十条赤铜水管,另一头遍布在山下的村镇,水管利用虹吸效应,将水流向家家户户。
了解完整个供水系统,王安对此赞不绝口,称其为造福天下的创世发明。
徐元泰似乎看出一些玄机,当即提出疑问:
“如果本官想在江河的对岸,也建一座村镇,水管该如何布置?”
(这里的江河指金沙江)
李弘贞面露难色回答:“回大人,那得重新修一座水库。”
徐元泰闻言皱起眉头,显然对这个答案不是很满意。
对岸还没有探明有没有矿山,冒然建水库危险性太大。
但是他又不甘心,对岸的土地就这样荒废了,于是接着问道:“你小子连载人飞天的玩意,都能造出来,区区取水之法,怎会难得了你?”
有发电机水泵,我当然可以。
可是李弘贞手里没有啊。
“大人就别再为难卑职了,卑职已经黔驴技穷!”
这时,王安忽然仰天长叹,神色黯然的说:
“咱家本以为,能够把这套自来水法子复刻到皇宫里去,如今看来,还得顺应天时地利才行!”
徐元泰在一旁捋着胡子,表情幸灾乐祸。
这是我们四川的专利,岂能被你们随便抄袭?想得美!
大佬没发话,李弘贞也不会随便给王安提建议。
在他看来,目前这种依靠虹吸效应的自来水,仅仅是最原始的0.1版本。
以后要是发明了蒸汽机,弄个水泵出来,那才能升级为0.2版本。
不管是从河里抽水,还是从地下河抽,到时都能实现。
入夜时分。
李弘贞和秦良玉刚吃完饭,准备上天台手牵着手、头挨着头看星星。
殊不知来了一个李弘贞有点反感的人。
就见汤显祖提着两壶酒站在门口。
“忠武伯,刚吃完饭呀?”
伸手不打笑脸人,人家都携礼上门了,李弘贞也不好意思往外赶。
只好出去拱手相迎:“这位大人若还没用膳,可以在李某这里吃顿饭后甜品。”
汤显祖闻言心中窃喜:“据说忠武伯家的甜品,堪比皇宫御膳,汤某便不客气了。”
李弘贞心中大翻白眼。
我就跟你说句客套话,你竟然还当真?
“那汤大人,里边请。”
两人在院子凉亭落座,秀儿把加了冰的奶茶端过来,还弄了两份芝士蛋糕。
汤显祖一看小蛋糕卖相,顿时垂涎三尺。
拿起勺子准备开造,却听李弘贞问道:
“还不知道大人高姓大名?”
汤显祖放下勺子,抱拳自我介绍:“在下汤显祖,字义仍,江西临川人。”
李弘贞面色突然变得惊讶:“你就是汤显祖?”
“忠武伯难道之前对在下有所耳闻。”
李弘贞对汤显祖的印象深刻,不是因为他是明代着名的戏曲家。
而是某款手游第一个出场的Npc,就是汤显祖。
趁李弘贞愣神的功夫,汤显祖拿起勺子准备吃蛋糕。
谁知又听李弘贞问道:“先生为何会到这里?”
汤显祖放下勺子,叹息一声:“汤某原本担任南京礼部主事,此次入京述职得罪了朝中之人,被罢了官,贬为典吏,发配至此。”
“先生到底得罪了谁?难道朝中无人替你说句话吗?”
汤显祖把弹劾的人,挨个介绍了一遍。
李弘贞听后大受震撼,竖起大拇指:“大哥,你真牛逼啊!当年海瑞只骂皇帝一人。你倒好,连带皇帝和内阁首辅一起骂。”
汤显祖拱手朝天,大义凛然道:“古人云:饿死事小,失节事大。吾身为孔孟门徒,自当仗义执言,痛斥天下不法之事。哪怕因此身死道消,吾也义不容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