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坛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干货最多的一章,作者收集历史资料,多方印证,只为华夏科技正本清源,找回民族自信。)

祖冲之是谁?

李弘贞可太熟悉了。

那是华夏历史上第一位算出圆周率π的数学大师,同时他还是《大明历》、水碓磨、指南车、千里船、定时器的发明家。

这些成就得益于,他的祖辈都在刘宋王朝担任掌管土木工程的官员。

如此看来,具备蒸汽动力的火船,出自祖冲之之手好像也没有丝毫违和感?

只是李弘贞所处的那个时代,学术话语权被西方掌控,以致于看待中国历史处处充满了和科技搭不上边的违和感。

张鉴继续讲着郑和下西洋的历史。

据说当年驱动宝船的蒸汽机,被设置在船舱尾部,需要几十名船工负责轮流加煤炭和水。

那个地方闷热潮湿,燃烧的煤炭所产生的毒气让船工苦不堪言。

每一次出海,就有上百名船工患上不同程度的肺病。

工钱虽然给得多,但国内的船工也渐渐没人愿意干。

永乐皇帝驾崩后,马上就有朝臣借用船工患病的事做文章,说什么蒸汽机烧煤残害良民,有伤天和,有违明君圣主的形象,要求洪熙皇帝下令叫停郑和出海。

还言称皇帝不能与民争利,应该开放自由贸易市场,海贸生意不能由皇帝一家垄断。

明宣宗继位之后,也派郑和开着宝船出海过一次。

可当郑和去世后,这个项目也被文官叫停了。

之后明朝每任皇帝都再也没机会派太监出海搞贸易,这块蛋糕完全被民间贸易组织垄断。

听张鉴讲完明朝蒸汽机的历史,李弘贞大致明白蒸汽机无法在明朝普及的根本原因。

如果他刚穿越过来,肯定会痛斥大明君臣专注于搞内斗,不重视科技革新。

可他跟很多官员接触过后,就再也没有这种片面的想法。

蒸汽机无法普及,原因无非以下三点。

一,君臣之间的政治利益斗争,使得技术被胜利方垄断并雪藏。

二,烧煤技术不过关,难以在民间普及,也难以用于航海船上。

三,在生产力都依靠人工的时代,自动化的蒸汽机会导致大量人员失业。

想通了此关键,李弘贞感慨说道:

“多好的一门技术,竟然没能普及到民间!”

“如果我大明朝能够做到君臣一心,携手发展机械技术,我朝国力还能更上一层楼。”

说着,向张鉴行礼,无比郑重的说道:

“湛川先生,李某愿花重金求购蒸汽机图纸,用于发展工业生产,还请先生成全李某一片赤诚之心。”

然而张鉴却摆手拒绝:

“如果你要把蒸汽机普及到民间,恕老夫不能成全你。”

“为何?”

张鉴迈步走出工作间,捋着胡子沉声道:

“你以为朝廷不想把先进技术普及到民间吗?”

“错!这里面涉及到诸多利益纠葛,贸然普及会造成许多无法估量的祸患。”

“讲个很简单的例子,你们都知道江南盛产丝绸,仅常州一城,就有20万台织机。周边的农村妇女都去当织工,凭妇女一人就能养活一家老小。在家种地的男人,辛辛苦苦干一年,反而还抵不上家里的女人干两个月。”

“如果用蒸汽机代替了人力,你好好想想,江南得多少妇女失去生计,得有多少家庭被饿死。”

“不是朝廷不肯革新技术,而是不敢让妇女失去生计,最终酿成民变。”

“老夫知道你是军户出身,读书并不多,但你如果读过《中庸》,便能明白其中的利害关系。朝廷也是经过多次权衡利弊,才会选择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这么一种做法。”

之前就听徐元泰提过这个问题,当时的李弘贞还没有能力解决技术革新带来的失业问题。

但现在他已经有了破解这道难题的能力。

“先生不用担心我会滥用技术,造成大量工人失业。”

张鉴双眸微跳,好整以暇的问:“哦!那你说来听听?”

李弘贞抬手做请道:“请先生随我回到客厅,晚辈再慢慢讲给您听。”

众人回到客厅,李弘贞把送礼的蛋糕摆到茶几上。

用刀把蛋糕切成三份,并且毫不避讳的说:

“先生方才说的利益纠葛问题,晚辈就用这块蛋糕来做个比喻。”

“江南的织造局,就像这块蛋糕,所产生的营收,官老爷拿走一份,织造局老板又拿走一份,剩下一小份给了织工。”

“在这种分配制度下,使得想提高产量的织造局老板,迫于官老爷一心求稳的政策压力,不得不慎用蒸汽机,而继续保持原有的生产结构。”

“一旦官府的管控有些放松,或者哪个丧良心的老板不顾民生完成技术革新,把应该给织工那份蛋糕侵吞。”

“那么酿成民变就在所难免。”

“所以,晚辈的解决之法,就是提高生产力的同时,把蛋糕做大,让织工有口饭吃。”

张鉴略微思索,而后赞同道:“嗯!有道理,那你有何法子把蛋糕做大?”

李弘贞接着分析道:“晚辈再举个例子,假如把蒸汽机安装到马车上,代替马匹驱动车辆,这样不仅提高了速度,也可以把节省下来的畜力用于农业。”

“只要让车夫学会操控蒸汽机驾车,那么这名车夫就不会失业。”

“我还可以让挖矿的矿工,学会炼铁、锻造,他们非但不会失业,赚的还会比以前更多。我的钢铁厂也能提高产量。”

“湛川先生,技术革新有时候并非洪水猛兽,只要方法运用得当,雇主和雇工都能从中分到一杯羹。”

他的蛋糕理论独辟蹊径,仿佛给张鉴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如你所言,雇主与雇工之间也算是达成一种双赢局面。”

旋即他又摇头叹息,十分惭愧的说道:

“呵呵!今日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哎!我真是年纪大了,脑子也跟着糊涂了。”

“我当初怎么就没想到,把蒸汽机弄到车上去呢,白白错失了许多良机!”

“我真是糊涂哇!”

看着张鉴在那捶胸顿足,李弘贞感到既好笑又无奈。

没办法,穿越者开了上帝视角。

明朝土着哪怕再聪明,也得受限于时代的信息茧房。

张鉴的情绪稳定下来后,对着李弘贞作揖道:

“既然阁下有造福苍生的大志向,老夫便把这门技术交给你。至于重金,那就不必了。老夫一生读了很多书,也教育了很多弟子,所思所图无非让老百姓的日子过好一点。”

这话说得李弘贞鼻头一酸,赶忙起身回礼,诚惶诚恐表示:“多谢湛川先生,晚辈一定不负初心,从一而终!”

“好,良甫,去把图纸取来。老夫乏了,要小憩一会,诸位请自便。”

说完,张鉴背着手走向寝室。

望着他有些佝偻的背影,李弘贞心中感慨万千。

华夏自古以来,从诸葛亮、张衡、祖冲之、李时珍、钱学森、袁隆平,历史书上总能涌现这些学识渊博、大公无私、品德高尚、为民请命的圣贤。

又是什么样的思想教育,才能让这些人达到如此高的道德境界?

似乎人类文明自从完成几次工业革命之后,就很难再诞生才德兼备的思想家、科学家。

取而代之的是一群道貌岸然,整天写文章教育老百姓的公知。

这时,小伙子按照张鉴的吩咐,已经把蒸汽机的图纸取来。

李弘贞看着图纸上的零件和参数,再一次被震撼到了。

上面的数学公式,把蒸汽机的原理标注得明明白白。

所用的公式,也是传统的天干地支,以及现代数学常见的等号和括号。

\/

接过图纸,李弘贞郑重作揖道:“多谢,还不知兄台高姓大名?”

小伙子咧开嘴露出一口大白牙,灿烂笑道:

“我叫王徵,字良甫。”

听到这个名字,李弘贞顿时脸色微变。

在明末的历史中,有两位格物学家被誉为南徐北王。

南徐就是徐光启,北王正是王徵。

他是张鉴的外孙,从小就待在娘家这边读书。

他父亲也是一个数学大师,在书香门第的耳濡目染之下,造就了他精通格物之学。

在原历史中,王徵还写了一本《新制奇器图说》的书,涵盖二十多种工业机械,与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堪称明末科技着作。

\/

清修的《明史》这样记载王徵,生于1571年,卒于1644年甲申国难。

主要成就是翻译西方传教士的着作,传播西方科学。

52岁受洗,开始信奉天主教。

他是不是天主教徒?很值得讨论一下。

根据《陕西通志》记载,王徵在得知崇祯皇帝自缢煤山后,绝食七日殉国。

这种自杀行为严重违背了天主教的教义。

王徵的门人给他的谥号是“端节”,一百年后,十全老贼又追谥他为“忠节”。

可见王徵是个很有气节的文人士大夫。

如果生前信上帝,死前又信儒家,这种三姓家奴行为,又如何配得上忠节的谥号?

在他的作品《奇器图说》中,还有三篇自述序言,都没有提到他是天主教徒。

地方志上,以及墓志铭,也没有关于他是天主教徒的记载。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还不是在康熙朝担任钦天监的洋人邓玉函,篡改了王徵的履历,真是够恶心下作的。

“叔白兄,你在看什么呢?我脸上有东西吗?”

李弘贞回过神来,尴尬一笑:“良甫兄误会了,是我看你长得像我一位故友,一时走神,还请见谅。”

王徵大方说道:“不必介怀,叔白兄送来这么多贵重礼物,寒舍简陋,又无好物招待颇为惭愧。因此,我便自作主张,把此物作为回礼,还请叔白兄不要嫌弃。”

说完,他转身进入里屋,出来时手里多了一个让李弘贞惊掉下巴的东西。

竟然是自鸣钟,数字不是罗马数字,而是十二时辰。

个头跟电脑主机一样大小,外壳由木头包裹。

王徵把自鸣钟举到李弘贞面前,有些别扭的说:

“我知道钟不能随便送人,但我这里也没什么好东西作为回礼。大件的机械,你们又带不走。故而便以这台自鸣钟相赠,如果叔白兄没有这方面的忌讳,还请笑纳。”

“具体用法则是,只要拨动后面发条,每过一个时辰就会鸣钟...咦!叔白兄怎么又走神了?”

李弘贞有些激动的问道:“这台自鸣钟从哪来的?”

“我自己造的。”

“良甫兄厉害呀!竟然能把仪象台做得这么小,不愧是书匠世家!”

李弘贞感觉自己刚才问多余了。

人家连水运仪象台都能造出来,区区自鸣钟又算得了什么?

令他失态的是,自鸣钟竟然能出现在万历二十九年之前。

这足以证明,自鸣钟并非利玛窦从西方带来的,而是华夏自己的伟大发明。

而且在《红楼梦》这本小说中,也多次提到自鸣钟,但从未说过自鸣钟是藩外洋货。

\/

这时汤显祖不以为然的说道:“主公大可不必如此,自鸣钟这种东西,江南的世家豪门几乎家家都有。我就曾在南京礼部尚书家中见到过。”

“为什么不早点告诉我?”

“你也没有问呀?”

汤显祖噎得李弘贞一时说不出话来。

好吧,我没见识,我是乡巴佬。

“那既然回礼也收了,我等便不再打扰,这就告辞。”

王徵把众人送出门外,分别之前满怀期待地嘱咐道:

“叔白兄,如果某一天,你成功把蒸汽机装到马车上,一定要告知我过去看看。”

“放心吧,机械方面我现在还涉猎未深,在研究的过程中如果遇到难题,定会差人送信请教良甫兄。”

王徵指向放在角落的灰斗车,笑着说:“叔白兄莫谈请教,若无如此便捷的灰斗车,我和外公建这排围墙还得花好长时间。可见叔白兄也是精通机械之人。如果现在不是临近年关,还要在这里伺候外祖父,我一定会跟着你一同研究蒸汽车。”

听他这般表态,李弘贞心中窃喜。

看来又有一个人才要被他收入麾下了。

墨坛书屋推荐阅读:重生之战神吕布医妃惊世大唐第一世家史上最强练气期方羽上唐小柔龙血战神萌妻十八岁临高启明龙魂特种兵帝临鸿蒙重生六零农媳有空间天唐锦绣房俊代嫁弃妃大魏宫廷穿越战国之打造地球村跃马大明爆强宠妃:野火娘子不准逃凤帝九倾龙腾美洲学霸养成小甜妻重生之宋武大帝邪龙狂兵重生刘宏,打造神圣大汉帝国三国:赵云是我弟万域灵神穿越之极限奇兵护国公灭世武修朱由校:朕再也不做木匠皇帝重生1840:从废柴到霸主你是明珠,莫蒙尘特工之回到清朝这驸马当不得,影响造反!唐贼凶悍生在皇庭,家和万事兴美漫丧钟三国:典韦护我,开局截胡邹夫人大宋将门三国曹髦灭晋兴魏我在古代发家致富路兵锋王座寒门状元特种兵之血色獠牙异世开荒称帝北雄带着仓库到大明穿越之从逃婚开始华夏万界为尊天下第一小乞丐大明安国公黑铁之堡
墨坛书屋搜藏榜:大明1805趣味三国传奇带着战略仓库回大唐大秦:苟成陆地神仙,被金榜曝光了!家养腹黑龙夫:愿求一纸休书我是正统我怕谁镇西王:天下霸业英雄恨之西楚霸王暗战绝世风华:妖娆驭兽师我被王莽拉着穿越开局一书生:从敬夜司狱开始三国第一霸主重生大明1635以和为贵打不死我,皇叔干脆让我监国!唐枭终极妖孽狂兵夫人,请慢走(GL)帝国由中世纪开始我刷的短视频被万朝古人围观了大明之纵横天下抗日之无敌战兵明末:来自未来的金手指红楼之石头新记重装军火商重生三国:吕布称霸!长缨赋不当堂主好不好爆笑穿越:草包傻王妃亮剑之我成了赵刚我真不想当皇帝啊最吕布戍边叩敌十一年,班师回朝万人嫌?九龙夺嫡:疯批皇子冷宫皇后崛起计架空历史:从天道盘点意难平开始最强军魂秦皇扶苏:赳赳大秦,称霸全球皇家儿媳妇悍卒之异域孤狼双面王爷二货妃大宋小农民原始人攻略三国:摊牌了,吾乃上将邢道荣带着女神闯汉末大唐从签到玄武门开始王爷宠妃:小乖,过来生存技能点满,我靠摸鱼抓虾养活妻女北宋帝师
墨坛书屋最新小说:我是袁术袁公路大明:开局向朱元璋索要皇位三岁就带妹妹和童养媳闯贞观说好的纨绔,怎么就人中龙凤了!饥荒年,我靠拾荒当皇帝!强国,从清末开始人在隋唐,我乃大隋十二太保天幕通万代,这是未来华夏?娘子别画大饼了,快给我和离钱逼我去草原和亲,大军临境你哭什么?我乃边军一小卒重生朱雄英,带着淮西一脉造反四合院之我命由我不由天把我推给女将军后,女帝悔疯了亮剑李云龙我来助你做大做强三国:袁公拒见?找找自己的问题开局就是狸猫换太子最强毒士:女帝让我收着点农家穷叮当,医术科举两手抓穿越古代:开局召唤玄甲铁骑我,大奸臣!开局绑定女帝!大汉风云之少年王莽揭皇榜:我竟是太子大明:我是朱标他舅穿越古代灾年,我有一座现代都市!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女帝送我去和亲,我奉天靖难!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寒门布衣,开局打猎养活小娇妻抗战:关东崛起,从保安团起义开始!史上最强九千岁,开局修炼葵花宝典视频多彩:给古人看红色震撼小兕子驾到大炎第一暴君:从废太子杀穿皇城烽烟四起:逐鹿天下穿越太子:冤枉我调戏贵妃?但我喜欢她妹妹戍海疆边,称霸从杀敌开始饥荒:狩猎养家,我把娇妻宠上天!满门忠烈,被退婚后我成了女帝宠臣乱世饥荒:我打猎带嫂嫂吃香喝辣乱世逐鹿:从打猎养娇妻开始朱门风流我执天下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大明:我姐是马秀英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抗战之皖系少帅执掌北洋让你当秦王,你把六国灭了?满门忠烈被流放,嫂嫂助我平天下开局手雷炸李二,他竟请我当国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