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系列的记忆不少,水车,马车,独轮车,三轮车,摩托车等等,米云只想回忆2000年以前的车,小汽车在90年代不是没有,农村也去过,米云的记忆里,小时候第一个居住十几年的村子里来过一次小汽车,可能是米云父亲的表亲,那时候米云年少,只有五六岁的样子,记忆模糊不清,90年代初的农村连摩托车都没有,米云没记错的话,摩托车都是90年代中,村里才陆续出现摩托车和各种家电家具。
车系列还想回忆一两章节,又无从写起,与米云有交集和印象深刻的都有那么一点点,自行车记忆肯定最多,从五六岁骑到三四十岁,米云想回忆半自动半机械化的车,想来想去只有三轮车,还有慢慢游车,就是现在的电动汽车模型,三轮车和漫游者与二舅有关,二舅都过世两年了,不想去回忆,在化工厂上班,天天接触牛酸,还有各种镀金的颜料,工作了五六年,最后还是感染了不治之症,发病到病逝只有一个月,年年体检都没有检查出来,疫情期间都没事,在疫情结束后过世,父亲也去那个五金厂干了几个月,还好时间不长,要不米云现在都会担心,科技发达的社会,各种怪病也层出不穷,吃的用的各种高科技狠活,米云不想吐槽,只希望老百姓都能过上健康的生活。
三轮车系列不想回忆,父亲也用三轮车买过一两年菜,表哥曾在东莞开电子厂近十年,父亲有过去帮忙做过仓库管理和做饭买菜,米云也短暂在东莞电子厂呆过一年多,现在东莞那边本来也倒了一半的电子厂,世界工厂的地位现在基本没有了,米云今天重点想回忆的就是推土车,也叫推土机,翻土机,小时候土话就叫翻桶车,那个算小型重工了,只不过在九十年代的推土机规模小点,只有小汽车大小,车身前面推土,然后驾驶室一个座位,后面就没东西,一个小正方形的推土机在那个年代算重工机械设备了。
推土机在村里主要是挖掘黄沙和白沙,村里本来是四面八方环境河而建,天然的孤村,与世隔绝,周边两三个村子也因为洪水的事早已荒废十年到几十年不等,米云前文有讲过,这里简单介绍一下逻辑,村里哪来的黄沙和白沙地,那边沙地是米云和小伙伴们小时候玩乐的场所,推土机的司机就住在米云右边的邻居,共和国第二任村支书,外公干了二三十年,隔壁爷爷也干了十几年,村支书爷爷的儿子早期开翻土机,后面开大巴车,和米云家有交集,米云家小时候过年都按亲戚走,村支书据说是米云父母的证婚人和媒人,还是米云上高中参加三外公还是二外公葬礼的时候,大舅说的,米云那时候才知道,为么过年还有走动,全村搬家后还有走动,米云考上大学,在第二个村子摆酒的时候,村支书爷爷奶奶骑自行车都来了,十几里路距离,乡里过半的老师也来了,米云当时看到过,没有上去说话,当时客人也多,不管当时什么原因,反正搬出村子五六年了,情感上不知道怎么说。
村学校周围的黄沙和白沙居多,村里谁家建房都可以过来挖沙回去,是免费资源,村里的学生也都爱在这个沙滩玩,除非汛期和秋季,比雨水淹没,只能夏天游泳了,米云夏天洗澡的时候就差点在这里送命,吃完晚饭,队里的男女老少基本上都会来这里冲凉游泳,米云也不例外,学游泳的时候,学长带米云游泳,忽然一个小孩扑过来,我们三个人都沉到水里,米云在最下面,辛亏那时候人多,一下子就能救上来,米云在水底喝了好几口水,救上来,眼睛都红了,算是最早的遇险,有惊无险。一般只有夏秋两季节的两三月有水,平时基本上都是干涸的,只有个百平米的小湖,那个湖里深不见底,还淹死了米云一个亲戚的女儿,村里会游泳的人都不敢下水的地步,米云村里四面八方环河的河水估计都是万米深渊,深不见底,经过半个世纪的努力,才填平了一条河道,还留下了一个小尾巴,这条被填平的河道,小时候是母亲八姊妹兄弟抓鱼打鱼的地方,母亲也在这条河里被淹没过几次。
村里的被包裹的几条河道不知道有多少年历史,反正没有记录,只知道河水很深,周边所有小河道支流在冬天会干涸见底,但米云第一个村子的河道永远深不见底,需要划船,即使河道干了七八成宽,总还会留下两成宽的河道深不见底,隔壁几个村子的河道冬天可以直接走过去,米云那边基本上没有这个可能,没人能探明周边三边河道的河水有多深,没有打水井的时候,米云家都是直接饮用河里的水,水缸里总会有黄沙沉底。
翻土机在学校前面挖沙也是一大景观,米云多次看过,有没有上车去玩已经记不清了,可能上去过,反正在附近玩过,司机叔叔的儿子是米云小时候一手带过,经常跟在米云的后面玩,他是先天傻子类的,与村里其它小朋友都没有交集,但能叫得出米云半个名字出来,不识字,不识数,后来米云听说在二三十岁吃饭的时候,因为一口饭菜没吞进去过世了,不知道是不是每一个村子都有一个守村人,后来听说司机叔叔夫妇领养了一个儿子已经上学了,十年邻居,米云也只是偶然听到父母提及,人生就是这样的变化,十年年发生多少想不到的事。
米云小时候本来也是孩子王,每次身后也是跟着十几人满村子玩,村里的街溜子,闻之色变的那种,在自己队里是名声不好,经常去农田抓鱼,还有其它各种祸害,童年时间段,男女小孩都喜欢跟米云玩耍,哪怕跟着全村去晃悠的那种,米云在家附近玩乐的时候,隔壁村的那个小孩他会过来找米云玩,经常来米云家里,米云没有嫌弃过,他可能叫不出所有人的名字,但还能喊出米云三个字的一两个字已经很难得了,每次看到米云都很兴奋,会共享吃食,米云小时候也经常吃过隔壁爷爷奶奶家做的饭和零食,可能那个小家伙只亲近米云的缘故。
米云在第一个村子呆了十三年,可能有七八年的历史身边都是会跟着一群小伙伴的,独乐乐不如众乐乐,米云那时候也喜欢热闹,喜动不喜静,比较调皮,外向,全校老师们没有人会相信米云考上大学,出村读的小学和中学,也没有老师能相信米云能考上大学,初中一个年级四五百人排名三四百人,连高中都考不上,在职高完成逆袭考上大学,一个连正楷字都写不出来,没有几个老师和学生能认全米云写的字,唯一能认出米云写的字的可能只有米云自己了。人一生有很多转折点,不能轻易认命,随时都能改命,不要轻易放弃就好,一句话说的好,我命由我不由天,国人向来不信鬼神,信自己。
米云兄弟虽然都是出生就在学校生活,但米云到二年级的时候还是不识字,不会数字,只能强行留级的学生,七八岁已经错过了很多基础教育,虽然父母都是老师,但基本不管米云学习,他们有他们自己的事,有养家糊口的重任,米云记事以来,母亲从16岁高中毕业出来教书,然后在36岁的时候都还在外面学习,经常去县城进修学校学习,还有津市市师范学校学习,米云十岁左右的时候,母亲都在外面在职学了十多年,父亲也要干农活做饭,教书,家里的农田还在二十里外,还有两三道河水渡船,父母经常来回湖北湖南种田,到米云小学中后期的时候,才在村里捡了外公和大姨家的几亩田地,还有承包学校前后的土地鱼塘。
米云前十几年确实有很多记忆,米云也是比较与众不同,居然能清晰记得两岁至今的很多记忆,有点不可思议,米云自己都不知道,虽然初中才开始学习读书,看课外书,经过第一次搬家后,一个外向活泼开朗的人后天养成了最内向的人,看书真的能让人深沉,或许是年代变故的影响,米云也不想记得太多,可惜有很多记忆就烙印在米云的记忆里,虽然不能重复每一天的记忆,但两岁至今的记忆,每年都会记录几个场景,而且还印象深刻,历历在目,都能还原那个场景记忆,有点神奇,没有刻意去记,但确深深的烙印在脑海里,让人哭笑不得。
米云还怕年老后会忘记,想提前写回忆录,确实也会忘记很多,但还是会记住很多,尽管几十年过去了,还是不能忘却,过目不忘的记忆米云总觉得只有几年,没想到会经常发生,动不动来个过目不忘,米云也不知道是好事还是坏事,不快乐的回忆米云不想要,却被动承受了,快乐的童年基本上能治愈米云的一生,不管米云现在和未来的处境有多艰难,米云都能乐观向上,逢凶化吉。
推土车出现在村里还是比较时髦的,尤其在九十年代,比小汽车都可能还稀罕,就在学校前面的沙土上工作,米云经常能看到它的工作身影,还是比较羡慕的,后来就没看到了,司机出村开大巴车去了,跑县城,距离村里一百多里路,那时候还没有水泥路,建房都是用白沙和黄沙,米云也不知道水泥是什么时候开始推广的,沙地很受欢迎,河沙是免费取用,大自然的馈赠,谁家都可以来挖沙土。学校学生也喜欢玩沙土。
米云前文也说过学校周围的背景,也不知道村学校是什么时候建立的,估计是70年代左右,以前念书要过河去对面村子,米云母亲的八个兄弟姐妹都是在外村读小学,听父母说,母亲高中毕业出来教书的时候,外公已经卸任村支书了,但外公说没事,乡里教育界和官场的人都认识,打个招呼就行,毕竟外公从十几岁就出来工作,一直都是村里的一把手,如果不是养育八个子女,可能早就到县里工作了,解放前的初中文凭,算高学历了,特殊年代,在村里当三十多年的土皇帝能照拂自己一家,还能兼顾安排兄弟一家,影响一百多口直系和旁系亲属,避免兄弟子女受到迫害,那个年代还是有年味和人情味的,不像现在,外公是军人转业出来,本身文化程度高,成分也不错,其实有大的发展前景,也因为养家糊口,拒绝了高升,建国前没念过书的一大把,米云父亲家还好,大伯今年都85岁了,上的私塾学堂,学的古人,不是现代教育,二伯和父亲是现代教育,父亲说他是村里的第一个高中生,算那个年代的最高学历了,那时候没有大学,十年后才恢复高考。
米云父亲一家还好,虽然很穷,但也能勉强过日子,11个子女只养活5个人,一大半夭折,没有养活,米云爷爷比较有本事,家里本来穷,米云爷爷靠理发的手艺在解放前挣了几套房产,赚了几百亩田地,米云爷爷出去理发就是几个月时间不等,走路跨越几个县城,一般就在湖南湖北两地游走,一天能走三四十里路,几天就要走几百里路,在解放前几年,爷爷喜欢赌博,又把赚来的几百亩田地输光了,全部输给村里人了,家里的房产三兄弟分家,一下子成了中农成分,勉强躲过十年,父亲也说过村里没有地主,都是给富农强加的地主成分而已,全国各地估计都差不多,意识形态文化就是这样,哪个年代老百姓的日子都不好过,哪来那么多地主,战乱后的时代不可能有太多地主,也就是能吃饱饭而已。
二伯也是军人出生和外公一样,二伯还是炮兵,属于海军,对台炮兵,可惜运气不好,一年时间差,没有等到分配,退伍回村当农民,比较可惜,只能勉强养活一家人,庇佑不了别人,不像外公退伍出来就是乡镇村各级一把手,干了四五十年,能勉强养活一大家子人,就是外公在兄弟中年龄最小,子女都小,小姨都是外公五六十岁左右才生,没时间安排子女工作,只能安排其他五兄弟的子女。
外公一生正气,民风风平都很好。外公也不是完全没有私心,听母亲说,外公卸任村支书后,准备让兄弟的子女接任,但那个会计舅舅挪用资金或者贪了一点点,被人告发了,外公没办法让他去小学当校长,不再当官,让其他人替上来,另一舅舅当老师,还是母亲的启蒙老师,说进教室就头疼的那种,然后出来当会计,两个舅舅互换身份,应该是大外公和二外公的孩子,小时候这些叔伯舅舅都还要走亲戚的。
人的命运确实很奇妙,米云父母都是幸运的,至少没遭多少罪,他们都是五十年代末出生,都是当年的最高学历毕业,父亲家穷,但父亲是村里的第一个高中生,毕业回来就在村里初中教书,原则上大伯也是高材生,只不过是上的古代的私塾,不是现代教育体系,父亲很穷,到结婚前夕都没有一分钱,买不起一身新衣,父亲当时还有干妈,经常去干妈家吃饭,出去游玩,都能在湖边捡上一条刚死的青鱼,一条三四十斤的青鱼,然后分给左邻右舍吃,鱼太大,一家吃不完的那种。
父亲说教书的时候跟后勤关系好,后勤私下给父亲各种粮票菜票,才能勉强不至于饿肚子,父亲当时还监管抽水电机。别人需要水电多少会给父亲一点好处,父亲也就不至于受太多苦,倒是为了养活米云兄弟两人吃了十年苦,父母为米云兄弟两人十年读书生涯吃了不少苦,父亲在九十年代去海南打工,坐船过海的时候,听说被劫匪丢了一船人下海,村里人好多同时去打工,当时队里还有一个庙,有个女菩萨还做法了,勉强保住村里人,父亲当时把钱藏袜子里,然后拉着绳索在海里藏了一会,上岸还去爬了楼,听说在柳州还爬了十几层楼,外公兄弟的子女有在外省当首长和政府官员的,那个年代基本上当兵就是出路,二舅和二伯都当兵了,其他人当兵出去的也多,那些叔伯舅舅招待了米云父亲,给了路费回来,父亲还说给陌生人钱财了,陌生人出来打工也是分文没有,父亲看其可怜,给了一点钱财,那个年代连联系方式都没有。父母都是良善之人,所以吃亏很多,米云兄弟也因为良善二字吃亏了不少,不能说良善有错,人这一辈子问心无愧就好,吃亏不一定没有福气,也能免灾。
随便瞎聊回忆了一堆,最后科普一下曾经稀少的三轮车,推土机。三轮车有脚踏和机械电动,米云打过交道的都有,亲自驾驶过的只有脚踏三轮车。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三轮车是城市居民日常出行不可或缺的助手。那时候,城市道路狭小,出租车数量少且价格高,而三轮车能穿梭于大街小巷,出入比较方便,价格也相对实惠,无论是官员、企业老板,还是普通工人和百姓,坐三轮车都是大家首选的交通工具。三轮车夫们披星戴月,酷暑严寒都不停歇,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三轮车也有多种类型?。一种是人力三轮车,车夫通过体力驱动车辆前行,他们的“转向灯”就是手臂,举起左手就是提醒后方来车即将左转,非常有特色;另一种是机动三轮车,通常由一辆摩托车改装而成,后部加装了一个可以载客或载货的小车厢,因其行驶时车厢部分会颠簸跳动,所以又被称为“三蹦子”。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公共交通的普及,三轮车逐渐退出了主流交通工具的行列。但它们并没有完全消失,在一些城市,三轮车被改造成观光游览车,或是作为特色旅游项目的一部分,继续发挥着它们的作用。同时,电动三轮车的出现,也让这种古老的交通工具焕发了新的生机。
推土机是一种能够进行挖掘、运输和排弃岩土的土方工程机械,在露天矿有广泛的用途。过去几十年有用,现在依然有用,只不过更新换代太多。
早期的推土机其实是被改装的拖拉机,那时候全靠人力和畜力推动,效率低下,工作强度大。但随着内燃机技术的进步,推土机的动力源得到了极大改善。1930年代,内燃机驱动的推土机开始普及,大大提升了设备的动力和工作效率。建国后开始大量引进国外先进技术,推土机行业也迎来了技术引进的高潮。
在20世纪初,中国的工业基础相对薄弱,基础设施建设也相对滞后。然而,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入,中国开始逐渐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以推动本国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建设。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土机作为重要的工程机械之一,逐渐进入了中国市场。
自推土机进入中国以来,其在各种工程建设中都发挥了重要作用。从最初的公路、铁路建设到后来的水利、港口、矿山等工程建设,推土机都成为了不可或缺的设备。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不断扩大,推土机的种类和型号也日益增多,满足了不同工程建设的需求。
我国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成功研制出第一台推土机,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不仅见证了我国工业发展的辉煌历程,更彰显了我国人民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
七八十年代的推土机设计注重实用性和耐用性,采用了先进的液压传动系统和强大的发动机,使得推土机在作业效率和稳定性方面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同时,这一时期的推土机还具备了良好的越野能力和操控性,能够适应各种复杂的地形和作业环境。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推土机的设计和性能也在不断演变。在材料科学、电子技术和自动控制等领域的技术进步推动下,推土机的结构更加优化,操作更加智能化,维护更加便捷。此外,环保和节能也成为了推土机发展的重要趋势,推动了绿色工程机械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