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青灵倒也没有继续揭他的短,转而问道:“这里头具体有多少钱?”
“原本是块,给大哥他们一人发了784块的提成,还有50块的红包,以及丰收号上6个船工一人10块钱红包,剩下的就全在这里了。”
“怎么还给丰收号的船工发红包了?就算要发,不应该是军叔发吗?”
“军叔发不发我不管,但这是我们这边的心意,毕竟他们也帮忙干了三四个小时的活。
再说了,这点钱对我们来说也不算什么,就当是请大家喝酒了。”
“倒也是,这点钱对我们来说,的确不算什么。
叶青灵微微颔首,随即又有些感慨:“想想以前,别说一万块,就是一千块,对我来说都是天文数字。
辛辛苦苦一两年,才攒了几百块。
现在倒好,十几万都拿在手里,眼睛都不眨一下。”
这话一出,冯晔顿时有些尴尬了。
他干咳了两声:“那个……十几万算什么,以后给你挣几十万,几百万。”
“吹吧你就,你以为钱是大风刮来的啊?”
“这可不是吹,你想想我们现在有多少身家了,几十万是有了吧?”
叶青灵默默地算了一下,发现身家还真不少。
不过,大多都是固定资产。
因为作坊的产出和出海的收获暂时不分红,现金倒是不多
“但是,外债也多啊,紫气号和收鲜船的尾款就要40万,我们占一半,那就是20万。”
“你别老想着债务啊,船是用来挣钱的。船越多,挣钱就越快。”
冯晔豪气干云,“等到年底,紫气号和收鲜船到手,一共三艘船出海,一年挣个百把万轻轻松松。”
“吹,继续吹,我听着。”
叶青灵笑眯眯地看着他。
话虽如此,她其实相信他能做到。
东升号到手一个半月,才出海了三次,已经挣了有30万了。
除开偶然性太大的毛鲿鱼,还有这次超级大爆网的梅童鱼,这一个半月也挣了10万多块了。
这还仅仅只是一条船的收获。
要是再加上紫气号,以及收鲜船,一年挣一百万还真的不是梦。
“你还真别不信,等着瞧好了。”
冯晔信心满满地道,“对了,作坊这边现在有多少钱?”
“五万块的样子。”
叶青灵道,“大头都是乌贼鲞赚的,但没有全部卖自己的。
我跟嫂子和凌叔凌婶商量过了,觉得也要收点其他人的来卖,好让人家回本,有钱收鱼来晒。”
“嗯,是该这样,你们考虑得很周到。”
冯晔点了点头,紧接着眉头又皱了起来,“还真的是不够。”
“啥不够?钱吗?你们又想要干嘛?”
“还能干嘛,买船啊。”
“咋又要买船,不是刚刚买了一条收鲜船吗?”
叶青灵急了,瞪着大眼:“好家伙,这都已经40负债了,你们还要买船,是嫌压力还不够吗?”
“船迟早还要卖,而现在卖便宜……”
冯晔把说服冯暄和阿灿那一套又讲了一遍。
叶青灵听完,秀眉紧蹙,沉默不语。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幽幽地道:“买吧,反正债多不压身,虱子多了不咬人,还差……”
突然,她想起了什么,猛地抬头道:“不对啊,这包里就有……你把发出去提成和红包再说一遍,我算一下。”
说着,她打开抽屉,从里头拿出纸和笔。
冯晔边说,叶青灵边在纸上写写画画,很快就得出了一个数字。
“这包里一共有,加上前面两次出海的,你们一共有……”
她又从挎包里把账本翻了出来,算了一下:“一共有块,都够订两艘大船了,咋还要动作坊里的钱?”
“我们商量了一下,准备一口气订三艘船。”
“啥,三艘?”
叶青灵一听,瞬间炸毛了。
冯晔连忙按住她:“先别急,好好想想我刚才说的话。”
叶青灵瞪着他,好一会儿才深吸了一口气,让自己冷静下来。
“就不能一步一步慢慢来吗?也踏实一点不是?一下子订三艘,压力太大了。你们这是想上天啊?”
“有压力,才有动力嘛。”
冯晔嘻嘻笑道,“你就放一百个心,明天去下单,最快也要明年底交船,这么长的时间,我们肯定能把尾款挣到。”
“是,有这么长时间,我也相信你们挣到。但是,这期间要是出点啥岔子,那可咋整?”
叶青灵还是忧心忡忡。
“能出啥岔子?你就别瞎担心了。”
冯晔不以为意,“好了,这事就这么定了,作坊这边的账上出个四万多块,凑齐25万块,跟船厂谈一谈,应该能订三条船。”
叶青灵张了张嘴,最后还是只吐出两个字:“好吧。”
“这才对嘛,来,亲一个。”
冯晔笑着凑了过去,在她脸上亲了一下。
叶青灵红着脸推了他一把:“别闹……”
“怎么就闹了?古人都说过,春宵一刻值千金……”
冯晔说着,一把将她抱了起来,走向床边。
“我还怀着宝宝呢,你就不能忍一忍吗?”
“忍不了,大不了我轻点就是了。”
叶青灵知道拗不过他,只好换了个思路,羞赧地道:“我用手……”
“不行。”
冯晔嘿嘿笑道,“除非……”
“想得美,我才不干。”
“那就没办法了……”
……
第二天上午,东升号和丰收号再次启动,离开了锚地,驶向茫茫大海。
他们先是去了县里,在码头停好后,一行十六人就去了公安局,找到重案大队做了笔录。
他们是当事人,也是受害者,笔录肯定不能不做,关系到给那伙人定罪。
随后,又马不停蹄地前往市里的私人造船厂。
对于他们的到来,船厂的老板很是高兴。
当得知他们加起来要订四艘船时,更是高兴的没边,大手一挥,连东升号和丰收号的检查费用都免去了。
船型和设备没什么好说的,跟萧昭军上一次订的那条船基本上一样。
唯一的一点区别是,冯晔在订的三条船中的一条上面加了一台鱼探。
这玩意也不便宜,价格很贵,就没有多装。
反正出海作业的时候都在同一片海域作业,有一台就足够了。
而且,装这玩意主要是也为了碰到鱼群的时候用,方便追踪鱼群的去向,争取最大限度地增加渔获。
就比如之前的杰克鱼风暴散去后,如果有一台鱼探在,就能及时掌握六带鲹游走的方向,进而捕捞到更多的六带鲹。
也正因为萧昭军订过一艘相同的船,因此这一次谈的非常顺利,没多少时间合同就签了,也把定金交了。
就连冯晔他们的钱不够三条船的定金,船厂老板也没考虑多久就同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