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的考试平稳的结束,但是数学的难度实在是有点超出我预料了。
出考场的时候只有老爸来接我,他见了我的表情就知道数学这次肯定很难。回家以前他一直叮嘱我,让我不要跟老妈讲起来考试的事。
“你妈这几天一直睡不着觉,回去了你就说考的还行就行了,别说别的。好好发挥,别紧张。”
也许对一个男生来说,父亲的鼓励和母亲的鼓励真的全然不同,老头这么跟我讲完了以后我心里平静了许多,回家以后,我也没有提起考试的事情。
好坏又如何呢?已经停笔,那就不要再迷惘了,继续前进就好。
抱着这样的心态,就这么一直考试,考到了最后的一刻,交卷子的一刻。
该怎么形容呢?交上卷子在走廊上,我们几个人等待着,陈妍,杜依寒,陈昌顺......我们在一起,默契的没有聊有关高考的任何话题,那时候正是黄昏,残阳西斜,我突然很想回十四班再看一眼,最后一眼,可是门早已反锁,里面的陈设也不再是我们离开时的样子。
这个我坐了三年的教室,我和他分开的太仓促,还没来得及说上一句道别,我总好像是少了些什么,摸了摸胸口处才明白,少的是一部分的自己。
我看着那些高一高二返校的学弟学妹们,他们继续走进校园,而我们走出大门,自此告别高中生这一身份。
多么感慨,一年前我们还是走进学校的那一批,如今却身份调转,我看着他们,就像是看着当初的自己,那时候我还在咒骂着,说高考的假期太短,想着想着,我眼睛甚至有些湿润。
出了校门以后,老妈和老爸等着我,今天晚上肯定是一顿大餐。老妈手里捧着一株向日葵,在他们背后,是燃烧着的夕阳。
林小林还好吗?
她此时在另一个考场,究竟如何我也不知道,但我明白,我一直等待着的结局,就快到了。
高考结束之后其实没有玩的多么疯狂,至少我不觉得,压抑太久,本以为甚至睡觉都会睡上好久,谁知道第二天还是六点就醒来了,高中时候的习惯还是刻在骨子里,一时间甚至有些调整不过来。
老妈一直担心我的成绩,其实我也是,数学我确信自己考的不算好,而最让我担忧的,还是我一统二统三统逐渐下降的成绩。
抱着这样的担忧一直到了查分那一天,我早上五点半就起来了,但是准考证放在了老爸老妈房间的文件架里,我不知道准考证号,所以也就查不到成绩。
班上甚至已经有人查出了成绩,有人分享了出来,我看着愈发焦急,但我还是忍耐着,不想吵醒他们俩。就在我一筹莫展之际,老爸直接打开了房门,拿着准考证出来了。
“你真懂我,靠,我快急死了。”
“我们俩也没睡。”
老妈也跟着出来了,我打开网页的手不断地颤抖着,进度条一点点前进,我一个一个数字地将准考证号填写好,最后,在可怕的沉默里,我点下了确认。
那个角度只有我看得到,只有我,我有些不太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将手机递给他们,我仰头怒吼着。
“我他妈636!六百三十六!”
在看过那个分数之后,老爸笑了出来,我从没见过他笑的那样坦率,那样自豪,他重重地给了我一拳,我后背疼的发麻,过于激动的我一把抱住了他。
老妈在一旁顿时泣不成声,她一遍又一遍地盯着屏幕看着,然后打开微信,或许是嫌发消息太慢,她直接打开了电话,挨个打了过去。
“妈!小山考了636!......”
电话那头,奶奶也喜极而泣。
该怎样描述那样的场景呢?三年,足足三年,初中时候没能考上市重点的遗憾在这一刻消散了,消失的干干净净。
我给林小林发去了消息,但是她的成绩更是离谱,她在高考中考出了自己最好的成绩,652,比我还高了十六分。
我沉默了,或许,我和她那不算多么强烈的缘分真的要到此为止,她大概,不会和我上同一所大学了吧。
比起高考结束,好像这一刻才是真正的重生。我明白我做到了,我狠狠的打了那些人的脸,那些轻视我的家庭的那些亲戚,我的表哥,你怎么没考上一本呢?初中时候你不是比我成绩更好吗?你人呢?
那我再重复一遍,自始至终我没把你放在过眼里,我和你终究不是一类人,记好了。
接着就是填报志愿,老爸为了填我这个志愿还真是煞费苦心,看了一篇又一篇文章,把我们学校发下来的那些分数线之类的看了一次又一次,但是最后还是尊重我的意见。
我如愿的,填写了我一直想上的学校,我们本省的那所985。
可是,林小林会去哪里呢?我真的不知道,直到那天,林小林突然找上我,她让我劝劝她,她也想上我们本省的学校,可是她爸妈一直劝说她去北京。
她究竟要去哪里,我根本没法做决定。可是,北京的空气质量太差,她又有很严重的鼻炎,去了那里只会更严重,所以,我一直极力劝说她留在本省,用了各种方式,只是因为这个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理由。
“你就跟这所学校的代言人一样!”
林小林打趣着我,我也只好无奈的笑笑。
高考结束后大家都在举办升学宴,先是周辉,他考上了清华,成为了我们这个县城二十多年的唯一一个,我们都真心为他高兴,他终于也走上了自己想走的路。
一餐又一餐吃着,一瓶又一瓶的喝着,我知道,这是我们对彼此的道别,或许在今后很多人我再也见不到一面。
高考结束之后,林小林也终于愿意来ktv了,李湛这小子鼓吹着,最后我和她合唱了一首歌,那是她高三时候很喜欢的一首歌,jj翻唱版本的《达尔文》。
高考后的时间过的其实比高中还快,好像每天都有的忙,但是这样的忙里我还是抽出了几天时间,去了一个我一直想去却没时间去的地方,浙江嘉兴,西塘古镇。
那是我一个人的旅行,一个人住,一个人吃,都说一个人旅游是世界上最孤独的事,可是那几天里我却过的很自由,我淋着江南的雨,走过石板路,坐在桥头看那些来往的船只,晚上在主题酒吧里一起合唱着,那几天里我想通了很多。
我和她在高考后,还是不停的错过,可是那段假期里我和林小林的接触并不少,奖学金颁发的那天,她坐在我电动车的后座,我能感受到她的呼吸;她说要去旅游,要去乌镇,于是我给她做了一份旅游攻略,她则无时无刻地跟我分享着日常......好多好多,我本以为到此为止的故事却还在继续着。
我和林小林已经确定了会在同一所大学读书,我想最后再试一次。
三年,如果可以,我真的希望能给故事留下一个好的结局。对了,我说过,要给她写一本书。
我是丘山,她是林小林,我要写我们的故事的话,那这本书的名字,就叫《山与林》吧。
......
到这里,时间线终于收束,我终于可以让敲击键盘的丘山,和书中的“丘山”正式重合。
来大学的第一天,我和她还有钟晓泊一起转了转校园,她不会骑车,于是我那天晚上教会了她骑车,我们一起骑车回了寝室。
她看见我买了茶姬,说她也想喝,于是我给她买了一杯,送到她楼下。
她变了好多,开始化妆,开始摘下眼镜,我以为她做了手术,其实只是隐形眼镜而已。那时候我总是期待她摘下眼镜的样子,可现在我却越发觉得看不习惯了。
或许是我多心,她的确变漂亮了,她不再像高中那样朴素地穿搭,开始打扮自己,可是,我却总感觉我和她的距离好像越来越远,无论如何再也没拉近过哪怕一点点,她的形象逐渐让我感觉到陌生。
虽然不想接受这个事实,可是,我和她好像真的没有再续写的可能了。
《山与林》的故事终止了,终止在了高三的暑假,终止得太草率了,我想了好久好久,也没法再多写出哪怕一个字。
读起来很快,写起来也很快,其实暑假那些事一转眼就过去了,就像高考后我没能去到十四班一样,我没能好好地为这本书迎来一个结尾,一个圆满的句号,取而代之的是破碎的文字,是下一卷的故事,是一个孤独者的自言自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