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人?!” 李明一声低喝,身形宛如猎豹般窜出,留下一道残影。
那鬼鬼祟祟的身影似乎被吓了一跳,慌不择路地逃窜,却哪里比得过李明这开了挂般的速度?
三两步就被李明逮个正着,一把揪住衣领,像拎小鸡似的拎了回来。
“说!鬼鬼祟祟的,想干什么?”李明厉声问道,眼神如刀锋般锐利。
那身影瑟缩着,结结巴巴道:“没…没干什么…小的…小的只是路过……” 仔细一看,不过是个衣衫褴褛的乞丐,手里还攥着半块砖头,也不知是从哪儿抠下来的。
李明鼻子一抽,闻到一股霉味,再看看那乞丐灰头土脸的模样,瞬间明白了七八分。
这哪里是什么贼人,分明是饿极了,想偷点古庙的砖头去换点吃的。
他叹了口气,放开了乞丐,从怀里摸出几枚铜钱递过去:“拿着,去买点吃的吧。以后别干这种事了,这古庙里的东西,可都是宝贝。”
乞丐接过铜钱,千恩万谢,一溜烟跑了。
李明看着他的背影,心里五味杂陈。
乱世之中,人命如草芥,温饱都成问题,谁还会在乎这些“破庙”呢?
转身回到朱元璋面前,李明拱手道:“陛下,让您见笑了,只是个饿昏了头的乞丐。”
朱元璋摆摆手:“无妨,重九,你刚才说,还有事要禀明,是何事?”
李明深吸一口气,指着那残破的古庙,语气沉重:“陛下,臣想说的,正是这古庙,以及天下无数像这样的古迹和典籍……”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纺织业革新固然重要,但文化传承亦不可忽视。这些古迹典籍,是一个国家的根基,是民族的灵魂。如今战乱频仍,它们正遭受着毁灭性的破坏,若不加以保护,后世子孙将如何了解我们的历史,传承我们的文化?”
朱元璋眉头微皱,显然对李明的这番话有些意外。
他虽然雄才大略,但对文化方面的事情,确实不太重视。
在他看来,当务之急是平定天下,发展经济,至于这些“破庙”和“老书”,不过是些无关紧要的东西。
见朱元璋不以为然,李明知道,自己必须拿出更有说服力的论据。
他组织了一下语言,继续说道:“陛下,文化传承不仅关乎历史和精神,也关乎国家的长远发展。一个拥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国家,才能凝聚人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认同感,从而提升国家的软实力……”
李明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从增强民族凝聚力到提升国家软实力,从促进经济发展到推动社会进步,旁征博引,侃侃而谈。
“陛下,微臣附议!”一个清朗的声音响起。
李明转头一看,正是翰林学士解缙。
解缙快步走上前,拱手道:“陛下,重九先生所言极是!文化传承,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微臣愿为文化保护事业,贡献绵薄之力!”
有了解缙的支持,李明更有底气了。
他当即提议,成立一个专门的机构,负责文化保护工作。
朱元璋虽然还是有些不情愿,但架不住李明和解缙的轮番劝说,最终还是勉强同意了。
李明和解缙兴奋地击了个掌,然后马不停蹄地开始着手制定文化保护计划。
他们首先来到皇宫的藏书楼,这里收藏着大量的古籍文献,是中华文化的宝库。
然而,由于战乱的影响,藏书楼的条件十分简陋,许多珍贵的古籍都受潮发霉,甚至残缺不全。
两人在藏书楼里仔细查看,一边清点整理,一边商讨保护方案。
解缙不愧是文化大家,对古籍的保护方法了如指掌,而李明则凭借着现代知识,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和建议,两人相谈甚欢,合作默契。
正当两人讨论得热火朝天时,一个阴阳怪气的声音突然插了进来:“哟,两位这是在干嘛呢?研究这些破书有什么用?还不如多想想怎么搞钱呢!”
李明和解缙抬头一看,只见一个身穿华服的官员走了进来,脸上带着一丝不屑的笑容。
这人是户部的一个官员,一向看不起文化人,认为他们都是些不切实际的书呆子。
“这位大人,文化传承的重要性,想必不用我多说了吧?”李明淡淡地说道,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悦。
“文化?哼,那玩意儿能当饭吃吗?”户部官员嗤之以鼻,“现在国家百废待兴,最重要的是发展经济,搞钱才是硬道理!你们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这些破书上,简直就是浪费资源!”
“你……”解缙气得脸色发白,正要反驳,却被李明拦住了。
李明不慌不忙地走到户部官员面前,微笑着说道:“这位大人,您说得对,发展经济确实很重要,但文化传承同样不可忽视。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它可以增强民族凝聚力,提升国家形象,促进经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
李明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讲述着文化传承的重要性,从国家层面到个人层面,从经济效益到社会效益,从历史角度到现实角度,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听得户部官员一愣一愣的。
“这…这……”户部官员张口结舌,半天说不出话来。
他原本以为李明只是个书呆子,没想到竟然如此能言善辩,而且对文化传承的理解如此深刻。
看到户部官员哑口无言,李明乘胜追击,继续说道:“这位大人,您刚才说搞钱才是硬道理,但您想过没有,文化也可以创造经济价值。比如,我们可以将这些古籍整理出版,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的文化;我们可以修复这些古迹,发展旅游业,吸引更多的游客……”
李明越说越兴奋,他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幅幅美好的画面:古籍被整理出版,走向世界;古迹被修复,焕发生机;文化产业蓬勃发展,为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
“我…我……”户部官员彻底被李明说服了,他低着头,喃喃自语道,“我错了,我不该轻视文化传承……”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李明拍了拍户部官员的肩膀,“希望您以后能够多多支持文化保护工作。”
在李明的据理力争下,户部官员的态度发生了180度大转弯,他不仅表示支持文化保护工作,还承诺会尽力协调一部分资金。
李明和解缙相视一笑,心中充满了喜悦。
他们知道,文化保护之路虽然漫长而艰辛,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取得成功。
“有了资金支持,咱们的计划就可以正式启动了!”解缙兴奋地说道。
“嗯,不过这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李明点点头,“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两人带着初步计划和资金需求找到了礼部官员,说明来意。
礼部官员面露难色:“两位先生的计划固然好,可是……本部的资金实在有限啊……” 他叹了口气,又补充道,“今年的预算已经都拨下去了……”
李明和解缙对视一眼,李明开口道:“大人,我们理解您的难处,但是……”李明眉毛一挑,心想:这年头,到哪儿都逃不过“经费不足”这四个大字啊!
他清了清嗓子,凑近礼部官员,压低声音道:“大人,咱先不说文化是民族的根,是国家的魂,就说这文化产业,那也是能下金蛋的鸡啊!您想想,后世那些个旅游景点,哪个不是靠着历史文化底蕴挣得盆满钵满?这叫什么?这就叫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解缙也在一旁帮腔:“大人,重九先生说得极是!而且,保护文化古籍,也能提高咱们大明的国际影响力,到时候四方来朝,那金银珠宝,还不是滚滚而来?”
礼部官员听得眼睛都直了,但还是有些犹豫:“两位先生说得在理,可这预算……真的是捉襟见肘啊!”
李明神秘一笑,从怀里掏出一个小册子,递给礼部官员:“大人,这是我连夜赶制的一份‘文化保护项目可行性报告’,里面详细列举了文化保护的各种好处和潜在收益,您不妨仔细看看。”
礼部官员接过册子,翻开一看,顿时瞪大了眼睛。
只见上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各种数据和分析,什么“文化旅游收入预测”、“古籍修复成本效益分析”、“文化创意产品市场前景评估”……简直比他自己做的预算报告还详细!
“这……这……”礼部官员结结巴巴地说不出话来,他干了这么多年,还是第一次见到这么专业的“可行性报告”。
这哪是来要钱的,分明是来送钱的啊!
李明看他这副表情,就知道有戏。
他继续说道:“大人,只要咱们把文化保护工作做好了,还怕没钱吗?到时候,别说是修复古籍,重建庙宇,就算是把整个紫禁城都翻新一遍,那也是绰绰有余!”
礼部官员听得心潮澎湃,仿佛已经看到了无数的金银珠宝向自己涌来。
他一拍大腿,激动地说道:“好!就冲着重九先生这份报告,我就是砸锅卖铁,也要挤出点钱来支持文化保护工作!”
解缙在一旁看得目瞪口呆,心想:重九先生这忽悠……不对,这游说能力,简直是天下无敌啊!
李明满意地点点头,心想:搞定!
就在这时,礼部官员突然压低声音问道:“对了,重九先生,您刚才说的那个……紫禁城,是什么地方?”
李明微微一笑,意味深长地说道:“大人,紫禁城嘛……那是一个充满无限可能的地方。”